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羊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附流行病学

来源: 最后更新:22-08-22 05:57:34

导读:羊沙门氏菌病发病后,可以使用土霉素、新霉素等。对于羔羊,每天30-50mg/kg体重,分3次内服,对于成年羊,10-30mg/kg体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注射2次。羊沙门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

羊沙门氏菌病发病后,可以使用土霉素、新霉素等。对于羔羊,每天30-50mg/kg体重,分3次内服,对于成年羊,10-30mg/kg体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注射2次。羊沙门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各种不良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交配和其他途径能造成感染,各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

一、病原

羊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

二、流行病学

羊沙门氏菌病全年可发生,各年龄的家畜可感染。主要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交配和其他方法也能感染,各种不良因素可以促进本病的发生。

三、症状

1、痢型羔羊副伤寒:多见15-20日龄的羔羊,病初精神郁郁,体温上升到40℃以及以上时低头弓背,食欲减退或拒绝。身体虚弱,憔悴,俯卧不起,1-5天内死亡。许多病羔羊出現腹痛、拉肚子,排除大量灰黄糊状粪便,迅速出現脱水症状,眼球下坠,体力减弱,某些病羔羊出現呼吸促进、黏液性鼻液、咳嗽等症状。

2、流产型副伤寒:流产多见于妊娠的最后两个月。病羊在流产前体温上升到40-41℃,厌食,精神郁郁,部分羊有腹泻症状,阴道有分泌物流出。生病羊产下的活羔羊比较衰弱,不吃牛奶,有腹泻,一般在1-7天内死亡。病羊伴有肠炎、肠胃炎和败血症。

四、病理变化

1、下痢型羊可见病羊消瘦,真胃和肠道空虚,粘膜充血,内溶物稀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脏充血,肾脏皮质部与心内外膜有小出血点。

2、流产型羊死产或初产羔羊几天内死亡,呈败血症病变。组织水肿、充血、肝脾肿大、灰色坏死炉。胎盘浮肿出血。母羊有急性子宫炎,流产或生死胎子宫肿胀,有坏死组织、渗出物和滞留胎盘。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诊断需要实验室诊断。

六、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消除传染源。

2、使用土霉素、新霉素等,羔羊每天30-50mg/kg体重,分3次内服,成年羊10-30mg/kg体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注射2次。

标签: 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  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52172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