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海蜇有毒吗(凉拌海蜇有毒吗)

来源: 最后更新:22-06-18 07:25:44

导读:海蜇别称红蜇、面蜇、鲊鱼等,为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中国南北各

海蜇有毒吗

海蜇别称红蜇、面蜇、鲊鱼等,为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海蜇有没有毒吧!

海蜇有毒吗

海蜇有毒吗?

海蜇有毒。海蜇毒液蜇伤人体后可造成程度不同的损伤,如海黄蜂水母,刺丝可分泌类眼镜蛇毒,对人类危害最大,蜇伤后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僧帽水母含有“催眠毒素”,这种毒素是由多肽及蛋白和小分子含氮物组成的,蜇伤人体后,患者多日才能消除伤痛。中国沿海常见有随寒流漂浮于黄海一带的沙海蜇,能分泌肽毒。海蜇毒素在刺丝囊内贮存和分布,1克刺丝囊含有5500万个单刺丝囊,一般在捕捞后,经加工处理其毒性可迅速消失。

海蜇有毒吗

海蜇中毒症状

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脉数无力、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若抢救不及时,这类蜇伤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海蜇有毒吗

最毒的海蜇

方水母被认为是最致命的水母,没有之一,最毒的那种称之为“海胡蜂”,能置人于死地,这些个儿不大(直径不到20厘米)、半透明的家伙,接触它非常危险。毒性大,在水中难以发现,游速极快(超过4公里/小时)。方水母生活在热带海域,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游向海滨浴场。若有人碰到方水母身上的微小细胞,可能会很快死亡。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海,25年来因中方水母中毒而身亡的人数约有60人,可与此同时死于鲨鱼之腹的只有13人。

海蜇有毒吗

海蜇中毒案例

1987年7月29日,大风将大批海蛰吹进北戴河海滨浴场。海蛰长长的触手犹如少女的头发,圆圆的“脑袋”美玉般可爱,一收一缩地游泳更是潇洒动人,许多浴客被其迷惑,纷纷用手去抓住它、抱它。然而,正是在这“亲密的拥抱”中,600多人被蛰伤了,一位叫李云芬的女青年中毒极深,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2014年8月11日,从牡丹江到大连旅游的男子和友人到星海湾浴场游玩。在海边听到呼救,游过去后发现是一名女孩,身旁有个大海蜇,有撑开的帐篷那么大,他勇敢地推开海蜇,自己却被蜇伤。当晚,男子抢救无效离世。

注意: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标签: 海蜇  标签  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29523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