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福建生猪养猪大部分企业改养“科技猪”

来源: 最后更新:22-05-12 01:26:19

导读:养猪名人:在猪价不断俯冲的尴尬背景下,福建漳浦、南靖、龙岩等地的一些猪倌们,眼下正在计划抛弃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转而饲养科技猪。记者从昨日在厦举行的一场生物科技企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些猪倌们养科技猪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成本行情价格,挽救行业危机,
在猪价不断俯冲的尴尬背景下,福建漳浦、南靖、龙岩等地的一些“猪倌”们,眼下正在计划抛弃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转而饲养“科技猪”。记者从昨日在厦举行的一场生物科技企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些猪倌们养“科技猪”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成本行情价格,挽救行业危机,另外也想叫板当前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天价猪”,让市民吃上便宜又高品质的猪肉。

  生猪养殖户爱养“科技猪”
  “以前认为生猪养殖很简单,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已经落伍了。”南靖一家大型生猪养殖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他们花费数千万元,购买了一项新技术,转向养“科技猪”。“主要是用共生微生物和水分子共振技术改善猪的生产条件,让猪喝上经过水分子共振技术处理的、质量更好的水。猪进食后易吸收,瘦肉率还可提高10%。”该负责人说,这是由一家厦门企业最新发明的一项新技术。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目前,改养“科技猪”的福建生猪养殖企业还有不少。据弘义生命科学(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声透露,该公司的“江氏专利生物养殖系统技术”,目前已与不少生猪养殖大户合作。“目前,南靖、龙岩、厦门的一些生猪养殖场都购买了我们的技术。我们公司输出的技术,价值数十亿元。”江声告诉记者,漳州一个生猪养殖基地,目前刚批下200多万头的生猪养殖,“现在正在和相关企业在谈合作,未来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厦门市大旺华侨种猪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俊生告诉记者,他们此前发明了“生物发酵舍生猪养殖技术”。用这套技术,猪舍无臭、无污水,饲喂添加有益微生物、不添加抗生素和激素等化学药品的有机生态饲料。
  生猪养殖业已全面亏损
  记者调查发现,眼下厦漳龙等地的“猪倌”们之所以转向养“科技猪”,一个原因是,当前生猪养殖业正面临全面亏损的尴尬境地。吴俊生告诉记者,目前,养一头猪饲料占70%以上的成本行情价格。但今年以来,美国遭遇大旱,玉米及大豆大幅减产。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豆粕均价达到418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这导致生猪生猪养殖成本行情价格大幅增加。
  但猪价一直处于俯冲状态。相关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活猪平均行情价格走势每公斤13.9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7%,部分地方生猪养殖户出现明显亏损。“一头猪亏上100多元是常事。”厦门夏商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早等告诉记者,尽管当前生猪批发价略有回升,但前景并不明朗,“如果不降低生猪养殖成本行情价格,等待生猪养殖户的,可能会是更严重的亏损”。
  叫板“天价猪肉”
  改养“科技猪”,成本行情价格支出是否会不断高企?江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养1万头猪,购买技术要100万元,但平均到每头猪身上的成本行情价格才100元,“但这一技术的使用年限可达10年以上,再平摊下去,每头猪增加的成本行情价格显然更低。”另外,江声说,使用这套技术可以为企业总体节省15%左右的生猪养殖成本行情价格。吴俊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公司推出的这项技术,每年可节水7万吨,节电13万千瓦时,减少排放物0.8万吨。如此一来,为生猪养殖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行情价格。
  “养‘科技猪’,既降低了成本行情价格,也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猪肉,卖出的行情价格走势还不高,这对于市民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上述南靖“生猪养殖大户”告诉记者,他目前暂定的目标是,养出的“科技猪”,市场零售可能稍高,但幅度也可能只是30%左右,最高不会高过50%。
  据悉,目前,为卖出高价,不少生猪养殖企业纷纷打出各种“概念”,不仅增加生猪养殖成本行情价格,其猪肉零售价也是频频打出“天价”,近日,海南更是出现398元一斤的“天价猪肉”。多位生猪养殖人士告诉记者,“科技猪”推广得越多,生猪养殖成本行情价格将越低,市民也将越受惠。

标签: 福建  生猪  养猪  大部分  企业  改养  科技猪  猪价  不断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6653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