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乞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乞猫阅读及答案

来源: 最后更新:22-11-03 07:19:13

导读:乞猫告诉我们处理事物要抓主要矛盾,用物要看它的主要特长,切不可求全责备,因噎废食。《乞猫》是一则寓哲理于叙事的寓言故事,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捕鼠》。主要讲人们在生活中为达到某一目的,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是要权衡得失利弊,正确判断。

  乞猫告诉我们处理事物要抓主要矛盾,用物要看它的主要特长,切不可求全责备,因噎废食。《乞猫》是一则寓哲理于叙事的寓言故事,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捕鼠》。主要讲人们在生活中为达到某一目的,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是要权衡得失利弊,正确判断。

乞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乞猫》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乞猫》翻译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乞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乞猫》注释

  于:到。

  善:善于,擅长。

  患:祸害,灾难,这里做动词。下文中的“其子患之”的:“患”是”忧虑“之意,也用作动词。

  乞:向人讨,请求。

  中山: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北省。

  予:给。

  盍:“何不”的合音,为什么不。

  诸:“之乎”的合音。

  弗:不

  是:这

  若:你。

  穿:穿透,穿过。

  远:表示距离。

  垣墉:墙壁。 垣:墙

  耳:语气词。

  病:害处。

  去:赶走。

  若之何:固定句式,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要”。

  已耳:罢了。

  “吾将饥寒焉”的“焉”是语气助词,所以可以不被翻译。没有意义的。

  《乞猫》作者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标签: 告诉我们  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979995.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