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家长如何有效的给孩子树立规则?

来源: 最后更新:23-12-27 12:01:18

导读: 如今大部分家长都受到现代育儿思潮的影响,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偏向宽容自由多一点,那么在自由的同时,家

如今大部分家长都受到现代育儿思潮的影响,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偏向宽容自由多一点,那么在自由的同时,家长该怎么有效的给孩子树立规则呢?

换句话说,现在的孩子普遍不缺爱和自由,但是呢,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时候,还是需要建构一些基本的规则和习惯。

这是育儿过程中的一个两难问题,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不好把握两者间的分寸,让孩子自由还相对简单一些:比如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并做到及时的反馈和互动。

难的地方在于当需要规则时候如何有效地传递规则给孩子,毕竟一说到规则,我们头脑中想到的就是约束,一旦约束就势必带来反抗、情绪,而一旦孩子出现这些抵触行为,又会进一步影响父母的情绪,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是选择妥协还是坚持?

如果选择坚持的话,会不会伤孩子的感情?或者要怎么坚持?

如果选择妥协呢,会不会传递可以肆意妄为的信息?会不会让孩子养成自大自私的性格?

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其实呢,说头疼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个终极问题:孩子是否已经理解规则并愿意遵守规则。

糕姐觉得不管是坚持还是妥协,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有效的方式将规则传递给孩子。

就拿视频中的情况来说吧,当然这位老师的引导方式从理论上来讲没有什么问题,典型的温柔而坚定,并且也给孩子的行为做出了合适反馈和回应,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过程很干硬,就像完成一个特定的机械行为一样,最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其实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要把剪刀归位,他把剪刀归位是老师以一个大人的身份在向一个孩子在提出命令,剪刀必须归位,仅此而已。

可以判断,如果下次这个孩子再用剪刀,他还是会不肯归还,所以,这个老师得继续使用视频中的方法再次“教”孩子学会“把剪刀归位”。

这,有效吗?

儿童是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这是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特有的学习方式,所以,要让孩子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就应该用孩子能接受和消化的方式去引导。

比如,在这个视频中,孩子不愿意把剪刀归位的原因有可能是还没有玩够,或者希望用剪刀做其他的事情.....

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机会,而不是一上来就对孩子不停地念经说道:不行,剪刀必须得归位,不行,剪刀要归位了........

这句话是一个机械的指令,其真正用意是迫使孩子去接受规则,而不是在解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我们应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我们大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把剪刀归位是孩子要怎么和剪刀说再见的一个问题,而不是大人(老师)我要你把剪刀放回去的问题,当孩子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主人时,才能更有效的理解我们所要传递给他的规则。

假设糕姐遇到这个孩子,我会先对这个孩子说:

我们该把剪刀收回去了,今天你就当老师的小助手吧,帮忙看看大家的剪刀都收好了吗?都放整齐了吗?你准备把你的剪刀放到哪个位置呢?

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管理自己,直接化被动为主动,既间接的告诉孩子剪刀该归位的规则,也让他尝到了主动做事的成就感,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如果孩子说:不,我还要玩。

那么就告诉他:现在该去吃饭了,你是要吃饭还是继续玩剪刀,如果继续玩,就会饿肚子。

给孩子分析两个选择的利弊,让孩子自行选择。

如果孩子继续说:我要带去吃饭。

那么告诉他:剪刀是用来剪东西的,不是陪小朋友吃饭的,陪小朋友吃饭的是小勺子,而且剪刀会扎到手或者其他小朋友,很痛的,小剪刀也会伤心的。

总之要让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小剪刀为什么要归位,如果孩子还是继续要玩,那么可以,按上计时器,2分钟计时器响了就去吃饭,我们已经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并给出了选择,孩子是不会继续蛮不讲理的。

之所以视频中的这个孩子一直在哭闹,是因为不管他说什么,老师的回答一直是“剪刀放回去,一定放回去”,孩子完全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无法做出选择,并自行解决问题。

不被理解和接纳让他充满无助和挫败,那么只好选择哭闹了。

很多家长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以大人的思维和孩子沟通,这样不仅是在孩子和你之间树立一道屏障,而且还是在告诉孩子一个信息:站在我对面的这个人是来教训我的,不是来帮助我解决问题的。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父母的责任永远都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成为孩子的盟友而非敌人。

标签: 孩子  剪刀  规则  解决问题  给孩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yuer/liusui/5346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