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29 12:00:25
我们需要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但是孩子却老是三分钟热乎劲。那么问题来了,孩子老是三分钟热乎劲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在学习上不用功,得过且过;不爱做家务,父母提供过“奖惩”措施,但都没有用。他似乎对周边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即使有兴趣,也是三分钟热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信许多家长都对孩子有过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爱好广泛,我家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来电?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为什么他就很难对一件事持之以恒呢?
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
自主感,
胜任感,
需要感。
这就给家长一个重要的启示:想要让孩子积极、持续地做一件事情,需要的不只是他的兴趣,更需要这三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开始吧~
1、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
小华在看了某个音乐节目后疯狂迷上了当下时兴的尤克里里,于是他缠着妈妈给他报尤克里里课程。妈妈深知学乐器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但她拗不过小华,尊重了他的兴趣,为小华的课程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刚刚上课的时候,小华还是兴致盎然的每天回家都反复练习,但很快的,他就哭闹着说不想学了,妈妈对此非常烦恼。
这个事例中,小华其实只满足了促成动机的第一个方面,即自主感。简单说,就是自己做决定,说做就做的感觉。而当他很快就将这种感觉落实并丢在一边后,妈妈应该怎么做呢?继续尊重孩子的意愿?任这个促进孩子锻炼耐力耐心的机会消逝吗?
可见,光得到“自主感”并不一定能保证孩子有持续做事情的动机。这时就要谈到第二种心理诉求——“胜任感”
2、让他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这种感觉通常有两种获取的途径,一种是从内获取,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厉害,有能力。还有一种从外部获取,像是别人点赞或者得奖。
比如一个孩子陪妈妈去超市购物,口算出了营业员应该找妈妈多少钱,而被夸奖的时候,他自己就会觉得数学很棒,从而获得“胜任感”。
现在重新来看小华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一定是被家人的表扬包围的,自己也是信心十足的。可学着学着,新鲜劲过去了,紧跟着的是枯燥的练习和反复的尝试,手型不对、弹错音更是常事。小华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好,出现了畏难情绪。
其实这时孩子需要的是“胜任感”,可父母往往在揪着“自主感”不放,急于与他争辩。家长最直观的感受是,“当初可是你自己想要学的,怎么可以现在就打退堂鼓?学东西不坚持哪行?”但父母不知道,基本上这话对孩子起不了作用,这只是责备而已。
那父母该怎么从“胜任感”上找突破呢?比如,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亲自指导示范,让他找到优越感,从而获取“胜任感”。同时还可以接纳孩子沮丧的情绪,试着帮助他平衡“胜任感”。不光鼓励他“加油”,更要教他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帮他重新找回“胜任感”。
不过光有前两点,能不能就让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积极投入了呢?还不够,这时就缺少常常被家长忽略的“需要感”
3、人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孩子的兴趣有时候不光需要家长的鼓励,还需要持续的关注,如果孩子的兴趣没有在他想彰显的地方得到认可,那么他的“需要感”就会严重不足,继而失去保持兴趣的动力,此时他唯一的依靠,就是家长了。
所以,当小华告诉妈妈他变得讨厌尤克里里的时候,是不是妈妈也应该反思一下,是否认真地当过他的听众?有过由衷的赞美?还是小华在房间里练习的时候,妈妈在玩手机?
兴趣是催化剂,不是定心丸
兴趣是属于孩子的,是否要坚持到底,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兴趣只是作为孩子做一些事情的特定前提,而非做这件事成功的必要因素。孩子要的到底是什么?从有兴趣到没兴趣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孩子有没有因为兴趣而交到新的朋友?有没有另他感到快乐?这些是值得家长去思考和发现的。
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一些负面标签,例如“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的热度”等。说这些话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希望能激发孩子的斗志,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的很多话,孩子都是无条件信服的,所以有些话很可能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结果对以后的人生都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不要把孩子的成功与失败都归结到“兴趣”二字上。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学生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是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