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重阳节习俗: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讲究

来源: 最后更新:23-12-24 02:37:06

导读:

1、重阳节习俗:为什么要登高?
2、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3、有关重阳节登高的传说
4、南京过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远眺放

文章目录:

1、重阳节习俗:为什么要登高?

2、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3、有关重阳节登高的传说

4、南京过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远眺放风筝

5、宋代重阳节习俗 即使不便也要登高

6、猜你喜欢:

1、重阳节习俗:为什么要登高?

古时候,在民间重阳节有着登高的习俗,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相传重阳节登高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缩写的登高的诗很多,大多都是些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您可能也喜欢: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重阳节为什么又称为“老人节”

盘点有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重阳节是什么时候,2014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2、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王维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有很多诗词歌赋提到重阳节,那么重阳节中的一个环节——登高,又是怎样的意义呢?本期传统节日为你解析。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到汉代,逐渐盛行。

《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事情。《续齐谐纪》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为节令。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一直流传到近世。

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

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在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

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 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等等。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 “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您也许还喜欢:

中元节恶搞短信汇总

中元节放河灯注意事项

中元节是为了纪念谁?

中元节要注意什么?

3、有关重阳节登高的传说

重阳节就在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读书的时候重阳节当天班级里面就会派班长或者是成绩好并且乖巧的同学去看望老人并送去礼物。在重阳节当天我们要尊敬老人,万不可与老人吵闹。如此特殊的重阳节,你想不想知道关于它的传说呢?

相传的东汉时期,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一家老小守着几亩薄田,勤奋耕作,日子虽不算好,半菜半粮也可勉强度日。谁知,这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的人们都病倒了。轻的不能起床,重的丢了性命,尸骨遍野,赤地千里,桓景的父母也在这年病死了。

桓景听老人们讲,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上岸祸害人们,它走到哪儿就把瘟疫带到哪儿。桓景病好后,决心访仙求道学习法术,斩却瘟魔为民除害。

费长房拿来一把降妖青龙剑,教桓景练开了剑法。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普渡众生。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师父说完,用手一招,古柏上的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众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说了。到了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附近的一座山,分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子,说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在山上安排好,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只身下山,回到村中,等待降妖。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他走千家串百户不见一人,忽然看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他窜到山下,只闻得酒气扑鼻,茱萸浓香钻入肺腑,他不敢近前,又回身转向村庄。桓景见瘟魔扑了过来,急忙从藏身处出来,持剑迎了上去。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不过他,拔腿就逃。桓景“嗖”地一声,把降妖青龙剑对准瘟魔抛了出去,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刺过,瘟魔扑到在地死去了。

自此以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为了感激桓景为民除害,仍在每年九月九日佩带茱萸,制作菊花酒,登高,作为一种习俗活动保留下去,时代相传。有的地方无山可登,就用“糕”来代替登高,称为重阳糕。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4、南京过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远眺放风筝

每个节日都有它的节日习俗,重阳节也不例外。在这个节日里带着家人登高望远赏菊,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那么南京过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也是登高望远赏菊吗?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还想要了解》》2015重阳节结婚好吗?

食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饮食习俗主要包括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城郊(老人选择城内有高阁的酒楼)螃蟹宴饮等。有的人家在糕中添加枣、栗(俗称“枣栗糕”)赏给子女,借助谐音寓意“早日自立高升”。如逢当日嫁女,娘家都要送重阳旗和时鲜盒(俗称“重阳节盒”),祈盼图个吉利顺畅。

江苏省华夏民俗研究协会、民俗学家季曲康认为:重阳节吃糕的习俗,也是南朝时在南京形成的。据《南齐书》载,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精武励志,曾在后湖(今玄武湖)大规模演练水军,刘裕还规定:九月初九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子。

相传现在仍流行的重阳糕,糕上插以五色剪纸令旗,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的遗制。季曲康告诉记者,古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人崇尚“登高避灾”,因“高”与“糕”字谐音,后来就逐渐用吃糕代替“登高”,流传为重阳节品尝重阳糕的习俗。

《金陵岁时记》还载:“吾乡重九之夕,铺家治酒剥蟹,以犒店夥,佐以咸鸭。自是夕酒后,工人始夜作矣,至清明而罢。亦铺家俗例也。”有些店铺老板借机款待伙计,因为随后生意不断忙碌,此后直至清明,伙计都要经常加班。故老南京谚云:“吃了重阳酒,活计不离手。”

陈设——重阳旗

老南京人家制作三角形的重阳旗,以五色纸缕为花纹,中嵌“令”字,或插于门上,或插于重阳糕上,或为小儿的玩具。有些大户人家为了营造节日氛围,还在自家庭院竖立用五色纸裁剪缀成的旗子。有些纸张店、香烛店此间也有各色重阳旗出售。不少人家将菊花插于自家的花瓶中。有的店家在门前、广庭中,陈列艺菊供人欣赏。

配饰——佩戴茱萸

配饰主要包括衣服上插或佩戴茱萸(一种具有香味的药性植物),意在强健躯体、驱瘟消灾。

主要活动——登高望远赏菊

重阳登高的风俗真正流传是始于六朝的:南朝时期梁朝代的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去:令家人各做绎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初九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正值秋高气爽、菊香蟹肥之际,四野黄花遍地开,景色分外撩人。如今的重阳节,人们更多地选择与家人出游,或者一同去赏菊。鸡鸣山麓、菊花台、秀山公园(后更名为南京第一公园)、玄武湖公园等,都曾是老南京民众的赏菊胜地。想赏菊的市民,还可以驱车30多公里,到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观赏到成片的彩色“菊花海”。

5、宋代重阳节习俗 即使不便也要登高

九月九的重阳佳节有登高的习俗,而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重阳登高多以登山为主,但万一是地势平坦的地方,例如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重阳没有高山可登怎么办呢,就不登了吗?并不是这样,遵行传统的宋朝人,该往高处走还得往高处走,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宋代重阳节的登高习俗。

重阳节登高,是古来就有的习俗,不独宋朝为然。以大唐长安为例,每年重阳节,必有成千上万的市民头插茱萸,爬到乐游原上登高望远。乐游原是长安城外的一片高地,位于大雁塔东北,爬上去一瞧,半个长安都在脚下。

可是宋

6、猜你喜欢:

标签: 放风筝  放风筝什么意思  放风筝作文  放风筝图片  放风筝的人  放风筝的作文  放风筝的女孩  放风筝的英文  重阳节放风筝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9849.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