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世界十大长兵器之维京斧 维京斧重量

来源: 最后更新:23-05-14 04:06:32

导读:

1、世界十大长兵器之维京斧
2、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骑枪
3、世界十大长兵器之薙刀
4、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陌刀
5、世界十

文章目录:

1、世界十大长兵器之维京斧

2、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骑枪

3、世界十大长兵器之薙刀

4、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陌刀

5、世界十大长兵器之戟

6、猜你喜欢:

1、世界十大长兵器之维京斧

说到兵器,从古至今就是士兵们在战场厮杀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的杀伤力可不容小觑。关于兵器,有种类、大小、长短之分,它们之间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而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你一同深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十大长兵器——维京斧。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海盗们曾纵横四海,在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都留下了肆虐的痕迹,并将自己的基因渗透到欧洲各个民族的血液中去。对一个维京人来说,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两样东西:一是战船,另一个则是战斧,战船用来穿越海洋,而战斧则用来征服敌人。

那时,北欧的冶铁工艺还不是很发达,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许多维京战士都装备了威力强大的单刃战斧,这主要是由于战斧不容易损坏,而且制造起来也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于是,在这些身高体壮的北欧海盗手中,一柄简陋的战斧发挥出了令人咋舌的巨大威力。维京人的精锐武士名为“狂战士”。

维京斧有很高的攻击力和很强的破甲、破盾能力,近战可劈断长矛、劈开盾牌,是力士的经典武器。使用维京斧的士兵需要有很大的力气。维京斧挥舞速度较慢,容易被弓箭手射成筛子,所以使用维京斧时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合理得当地使用。

在战阵上,这些“狂战士”赤着上身,用刀子割破自己的脸和胸脯,一边咆哮着,一边挥舞着巨斧,尽情地享受着战斗的酣畅。在他们的战斧之下,敌人尸横遍野。维京阔斧由于比较苯重、而且使用者要长期保持大开大合的挥舞状态,使用这种武器的人都需要大量的勇气和体力。直到今天,北欧地区的人们仍然在讲述着关于“狂战士”和维京斧的传说。

2、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骑枪

说到兵器,从古至今就是士兵们在战场厮杀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的杀伤力可不容小觑。关于兵器,有种类、大小、长短之分,它们之间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而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你一同深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十大长兵器——骑枪。

骑枪一般特指古代欧洲骑士及骑兵常用的马战长兵器。实战中使用者驱策坐骑向敌人冲锋,临接近时将骑枪水平或近乎水平指向敌人,利用冲锋加成刺杀敌人。因为冲击力巨大,骑枪的枪身一般采用有一定硬度而易折断材料以便保护使用者,所以使用者会在骑枪折断后立刻弃枪,换上事先准备的其他武器继续战斗。

实战骑枪的规格比较固定,一般是在两米左右的长杆头上安装尖锐的金属锥体,硬木制的枪身在握持位置有护手,后部有配重的木锥,有些骑士甚至会在马鞍上制出枪托孔以吸收冲锋刺杀的巨大反作用力。

此外,骑枪基本上是作为一次性的武器使用,因为一次冲击后骑枪几乎必然折断无法继续使用,过于坚固的骑枪反而会对使用者的握持手乃至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骑枪刺中敌人后折断恰恰是为了吸收反作用力。

经典骑士小说中所谓“长枪折断的声音响彻云霄”正是骑枪作战时的生动写照。使用骑枪需要娴熟技巧及精湛骑术,古欧洲骑士们也热衷于战斗间隙进行马上骑枪比武。

各类影视作品对于此类竞技也有相当精彩描写,如由布莱恩·海尔格兰德导演、保罗·贝坦尼等主演之电影《圣战骑士》、梅尔·吉布森导演并主演的《勇敢的心》当中,就有对骑枪作战的细致刻画。

3、世界十大长兵器之薙刀

说到兵器,从古至今就是士兵们在战场厮杀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的杀伤力可不容小觑。关于兵器,有种类、大小、长短之分,它们之间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而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你一同深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十大长兵器——薙刀。

薙刀是日本的古式武器,在日本封建时期十分普遍,类似欧洲的戟,是一支橡木长柄上带有一把约30至60厘米长的弯刀,也可以写成眉尖刀。柄长,刀幅宽,是帽子部分有很大弧度的兵器。

薙刀的大小视个人喜好及战场条件而定,标准是刀刃长一尺(约30~60厘米),但三尺(约90厘米)长的刀也有,大体上做成冠落造或菖蒲造的构造的剑身形状,在刀身的中段有短血槽。通常,柄长3尺六尺(约90~180厘米),刀身在平时是被刀鞘盖住。它的造形虽然简单,但其实很难挥耍,精通更是不易。薙刀术是挥舞雉刀的技法,至今仍然有人研习。

薙刀原来是写作“长刀”,起源可追溯至远久前的平安时代。南北朝时代以七尺、五尺的长刀登场,演变成为以“薙刀”这两个字来代表。薙刀最早是日本武士的随从或僧兵所使用,它可以在近距离内有效瓦解骑兵部队的战斗力。而镰仓时代末到室町时代成为战场的主要武器。在应仁之乱的时候,因为不适合密集型战斗,而被枪替代。

到了江户时代,有一段时间在江户幕府的日本的武士的禁止携带薙刀。薙刀的武术传承遇到困难,但禁令的对象只是“大薙刀”而已。因此薙刀作为“武家的女子必修的武术”生存了。受此影响,女性专用的武术“女子薙刀”作为专业流派出现了。

不过火药类武器问世以后,薙刀的重要性立刻下降,通常在上战场时留置在家。因为它变成日本妇女保卫家园的主要武器,而成为日本妇女的表征,它也是女性武士选用的武器。时至今日,薙刀术仍被视为是一种女性武术,是女性为家庭奉献的象征,研习者女多于男。

4、世界十大长兵器之陌刀

说到兵器,从古至今就是士兵们在战场厮杀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的杀伤力可不容小觑。关于兵器,有种类、大小、长短之分,它们之间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而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你一同深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十大长兵器——陌刀。

陌刀,中国唐代长柄刀的一种。开始流行于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开始时使用陌刀是为了对抗突厥骑兵,后来在诸军流行则是对付以骑兵称雄的唐之“四夷”。陌刀形制多样,长兵主战刀,形制有斩马剑升级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长而刀身特短的三尖两刃刀式(见唐郭子仪墓壁画)。

部分陌刀刀身大多较窄,弯曲弧度,对日本的长兵器影响很大,其外形可以参考日本战国时期兵器。可劈砍,可枪刺。盖因大唐地域广阔,各大都护府军备自制,也因此风格不同。

陌刀是唐步兵所持长刀,它自西汉斩马剑发展而来,又吸收了汉露陌刀及六朝长刀的形制与冶炼技术,有具体部门铸造,贮藏,管理。陌刀极为锋利,砍杀效果极佳,在战争中主要用来砍杀敌骑兵,其战术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反坦克武器,而且由于其威慑力大,又被用于文武高官及藩镇的仪卫。至宋代,陌刀始衰落。

《唐六典》卷十六即载:“刀之式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多为对骑兵作战使用,威力巨大。而这四种刀中真正能够在疆场上发挥保家卫国,开疆辟土作用的兵器却唯独只有陌刀。

唐刀刀剑制作工艺繁琐,五代宋代都是常年战争,军备制造跟不上消耗,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冷兵器只有变革发展,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豪壮的陌刀成为奢侈的战争器材。

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是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的大量装备从《武经总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证,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

岳家军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兵器,豪华的陌刀从此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并且消失的极其彻底,是中国冷兵器的遗憾。

5、世界十大长兵器之戟

说到兵器,从古至今就是士兵们在战场厮杀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的杀伤力可不容小觑。关于兵器,有种类、大小、长短之分,它们之间的样式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你一同深入了解一下世界著名的十大长兵器——戟。

戟,在古书中也称作“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的出现在我国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到来。戟一方面作为仪仗兵器,一方面作为从先秦至秦汉魏晋军中装备的制式装备。四年相邦吕不韦戟2007年出土于兵马俑坑中,由青铜戈和矛以及木柄组成,全长2.87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青铜戟。

戟是一种既可刺杀也可勾啄具有双重性能的兵器,能够明显提高战斗效能。《说文解字》载:“戟,有枝兵也。”是一种戈的柲顶有矛形尖刺装置的兵器,少数是戈和刀的合体。以前者居多,后者发现的仅限于西周时代。不论是戈、矛或戈、刀的合体,其形式都符合“有枝兵”的特点。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木柲装插在矛体的銎部。春秋战国时期多为青铜戟,大量用于车战,为“车战五兵”之一。西汉出现钢铁戟,为汉代步兵和骑兵必备格斗兵器。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入侵,军队中戟逐渐为刀所取代。后世仍作为仪仗器具。

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春秋前期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郑国在伐许前授兵时,即有子都拔棘逐颖考叔的事发生。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楚伐随,“授师子焉”,说明楚国已用戟装备军队了。后世也有很多拿戟的出名武将,如典韦、吕布、甘宁、项羽等。

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钢铁铸造的戟。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戟刺尖锐修长。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戟下侧垂直伸出的援,由宽钝变为窄尖;与援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柲。由此,戟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形,故称“卜字铁戟”。

西汉时钢铁戟逐渐成熟,仍多为“卜”字形一般全长200-250厘米,西汉时仍车骑并重,还装有360厘米的车戟,东汉魏晋时期戟的体型增大,刺胡通常高过50cm。东汉末年掘弃了将戟回拉钩斫的形式。而是向前叉和刺。

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盛行重铠骑并,传统戟缺乏穿透力,且锻造工艺复杂,马矟逐渐取代戟作为骑并武器,步兵也用刀盾取代了戟盾的配合。

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前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

6、猜你喜欢:

标签: 世界兵器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833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