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能出门吗)

来源: 最后更新:23-05-10 06:19:21

导读:

1、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道教民岁腊和传统寒衣节
2、农历十月初一 秦岁首与送寒衣
3、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禁忌大全

文章目录:

1、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道教民岁腊和传统寒衣节

2、农历十月初一 秦岁首与送寒衣

3、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禁忌大全 送寒衣的意义

4、十月初一寒衣节风俗 民间习俗

5、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吗 准备什么贡品

6、猜你喜欢:

1、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道教民岁腊和传统寒衣节

今天是2017年11月18日,正值农历十月初一,在民间历来都是很重要的日子,古代,这一天曾作为一年的岁首,又叫“十月节”;后来,这一天则成为祭祖扫墓、追思逝者的寒衣节;而在道教里,这一天则是重要的“五腊”之一,也就是“民岁腊”。那么就让农历节日大全为你介绍,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亦是道教五腊日之“民岁腊”,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道教五腊之一:民岁腊

《云笈七笺》记载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八日为王侯腊。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正月一日,名天腊,此日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五月五日,名地腊,此日五帝会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十月一日,名民岁腊,此日五帝会於北方五炁黑天。十二月八日,名王侯腊,此日五帝会於上方玄都玉京。其五帝攒会之日,此日酆都北阴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当醮谢,须凭法力祭祀,追赎涂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民间传统节日:寒衣节

传说,阎王爷会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给阴间的鬼魂们放假,让它们来人间领取其在世的家人给它们送的钱物,然后在天亮前赶回阴曹地府。可见这一天的祭祀非常重要。

而在民间被认为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寒衣节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时机,可以借此机会宣讲家族传承、先人的故事,让自己行孝的行为给子孙后代做一个好的表率,一个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家庭。祭拜送寒衣之时,不要睹物伤情,忧伤悲痛,应心怀感恩与缅怀之情。

2、农历十月初一 秦岁首与送寒衣

今天是2017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初一,在我国民间是传统的寒衣节,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而在久远的秦代,十月初一则是一年的岁首。不过或许是因为秦二世而终,秦岁首也经常被后人遗忘,那么就让农历节日大全为你介绍,农历十月初一的秦岁首与寒衣节。

秦岁首,即秦人过年的时间。众所周知,秦人实行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即阴历十月一日为岁首。这一习俗为汉人传承,汉初,高祖在长乐宫行朝仪、贺新年,就是在十月一日。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正朔,以正月为岁首。

秦人过年

3、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禁忌大全 送寒衣的意义

寒衣节和清明,中元节一样是鬼节,也是祭祀的节日,在寒衣节的时候同样也会有许多不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禁忌大全有哪些呢?送寒衣的意义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禁忌大全

1、乱看

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2、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4、十月初一寒衣节风俗 民间习俗

寒衣节是祭祀的节日,也在民间被称为是鬼节,人们在寒衣节的时候也会进行祭祀活动,那么十月初一寒衣节的风俗是哪些呢?寒衣节民间风俗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关于寒衣节的古诗欣赏

寒衣节的习俗:烧寒衣

1、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2、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送寒衣的现实意义

3、其他风俗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你可能感兴趣:节日知识 寒衣节是鬼节吗

寒衣节是什么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5、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吗 准备什么贡品

寒衣节是我国农历的节日,寒衣节和清明,中元节一样需要祭祀先祖,但对于寒衣节大家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那么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吗?寒衣节准备什么贡品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为什么要上坟 寒衣节上坟要注意什么

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吗:是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的节日,也有人把它称为鬼节,清明节、中元节一样,是一年中很重要的祭奠先人的日子,是一年中仅有的两个能在坟地动工的日子。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是什么节日 是哪一天2019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寒衣节准备什么贡品

寒衣(纸衣)、香烛、纸钱、水果、饺子、五色纸、香箔、素酒等其他贡品。讲究的朋友可以做一些纸质的房子、车子、手机等。

你可能感兴趣:寒衣节烧的寒衣怎么剪

寒衣节祭拜流程

1、在祠堂或牌位前祭拜时并无太多其他流程,上香三支,烧纸时呼唤祖先并许愿庇佑家人即可。

2、在地上结界,画一个不封闭有小开口的圆圈,让先人能够获取祭拜福报

3、先在圈外烧些纸,犒赏五方土地和虚空过往

4、在圈内烧纸,请土地和虚空过往将这些福报带给先人。

6、猜你喜欢:

标签: 农历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星座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农历十月初一是几号  农历十月初一禁忌  十月初一寒衣节  十月初一是什么日子  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725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