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壮族的铜鼓节是什么时候

来源: 最后更新:23-05-08 10:15:36

导读:

1、壮族的铜鼓节是什么时候
2、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3、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4、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

文章目录:

1、壮族的铜鼓节是什么时候

2、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3、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4、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5、关于壮族铜鼓节的传说

6、猜你喜欢:

1、壮族的铜鼓节是什么时候

壮族是最早使用和铸造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的铜鼓有着极高的影响力,被国家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壮族的铜鼓节是什么时候。

问:壮族的铜鼓节是什么时候?

答: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铜鼓节。

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约在春秋晚期出现,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

由于敲击铜釜发出的响声宏亮而且传得很远,可以用于报讯集众,于是逐渐演变成了壮族铜鼓。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按本民族意识和习俗要求而精心打造成的壮族铜鼓,便成了“国之重器”、礼器和乐器。

壮族的先民使用铜鼓,会把它们当成传家宝,非常珍爱,不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即使在战争的年代也会想方设法保护好。

壮族人认为,铜鼓象征着一种力量、权威、通灵、是神圣并富有魅力的,是一件人们可以寄予厚望和神秘的珍宝。铜鼓是一件重器,在古时候还象征着一种权力和财富,而且只有部落的首领或者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头人才能拥有。

壮族的铜鼓最早就是作为乐器使用的,而且它的出现和舞蹈是分不开的。壮族人民喜欢跳舞,在丰收的时节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一起庆祝节日。

此时,就需要一种能振奋人心的打击乐器,铜鼓就这样应运而生。壮族的人们在重大祭祀仪式上,都会跳铜鼓舞,而到了现代,这种铜鼓舞已经更多的是用在节日的娱乐性上,祭祀的成分已经减少。

2、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铜鼓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青铜器时代就产生。铜鼓这个娱乐敲击乐器,在壮族文化中又有另一番独特风采。在壮族人民的心里,铜鼓是神的象征,它被赋予神力。

铜鼓不仅是壮族人民敲击的乐器,也是壮族人民祭祀祈祷的神物。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吧。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

3、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铜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娱乐敲击乐器,还是征战时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壮族文化中,铜鼓铸造技艺已经精湛到极致。

壮族铜鼓铸造技艺已经流传上千年的历史,如今它不仅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也是壮族文化的名片。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吧。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

4、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铜鼓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组成铜鼓队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为了延续传统文化,还有各种的活动。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问:铜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答:铜鼓节是壮族和水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铜鼓节:

长乐乡一带壮族人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

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水族铜鼓节:

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总人口近30万,主要聚居在都柳江、龙江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市有基场、阳和、奉合等3个水族乡。

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卯日,是都匀市内外(即基场、阳和、奉合)水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水语叫“借念”,意为铜鼓节。

铜鼓节活动:

铜鼓队整齐的排在铜鼓庙内举行祭祀活动,用响亮的鼓声表达大家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声,也是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喊起就起,喊发就发”由喊梁唱、开梁口、撒糖、放米下布和放鸡等环节表演的壮族民间传统建房定梁节目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妙趣横生的语言、建房喜气的撒糖表演,演绎出了传统建房的风俗与精彩,

5、关于壮族铜鼓节的传说

广西壮族的铜鼓有着极高荣誉,在我国是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铜鼓从发现到现在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有属于自己的铜鼓节。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壮族铜鼓节的传说。

壮族的铜鼓节传说:铜鼓是壮族开天辟地的老祖宗保洛陀造的

壮族的先民使用铜鼓,会把它们当成传家宝,非常珍爱,不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即使在战争的年代也会想方设法保护好。

壮族人认为,铜鼓象征着一种力量、权威、通灵、是神圣并富有魅力的,是一件人们可以寄予厚望和神秘的珍宝。铜鼓是一件重器,在古时候还象征着一种权力和财富,而且只有部落的首领或者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头人才能拥有。

“天上星星多,地上铜鼓多;星星和铜鼓,给我们安乐。”这是壮家人世世代代流传着的一首歌。

传说壮家开天辟地的老祖宗保洛陀造了天地和人以后,就在天上安家了。但是他有时会打开天门飞下地来倾听人间的意见,继续补造一些东西。

有一回,地上的人说:“大地上样样都好,就是缺少星星。”保洛陀说:“对呀,地上应该有自己的星星。”于是马上带领人们挖来三色泥,做成一个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模子。又采来孔雀石,砍来青钢柴,烧炼孔雀石。经过三天三夜,孔雀石变成了金光灿灿的溶浆。

保洛陀领着大家把溶浆倒进三色泥模子里。眨眼功夫,一个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有四只耳朵的东西就造出来了。它一头封顶一头空,封顶的一头还有一个又大又亮的星星。大星星周围还有许多小星星。

保洛陀拎起一个来,用拳头照大星星一擂,“抛曼抛奔”,“抛曼抛奔”地响起来。保洛陀大声地说:“这些东西叫阿冉,它们就是地上的星星。”在壮语中,“阿冉”就是“铜鼓”的意思,从此壮家就有了铜鼓。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654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