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河北春节习俗有哪些 河北的风俗春节

来源: 最后更新:23-05-03 12:23:09

导读:

1、河北春节习俗有哪些
2、河北丧葬习俗:戴孝挂孝介绍
3、河北结婚习俗,你了解多少?
4、河北二月二习俗要吃什么

文章目录:

1、河北春节习俗有哪些

2、河北丧葬习俗:戴孝挂孝介绍

3、河北结婚习俗,你了解多少?

4、河北二月二习俗要吃什么

5、河北过年习俗,你知多少?

6、猜你喜欢:

1、河北春节习俗有哪些

俗话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而我国幅员如此辽阔,各地的风俗习惯更是不尽相同了,日常如此,遇到传统年节更是丰富多彩,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河北春节习俗有哪些。

石家庄春节民俗

无极剪纸

无极剪纸始于古代,盛行于明末清初。每逢节日、婚礼,人们都用剪纸制作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受。无极剪纸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其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

正定常山战鼓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所以在春节、庙会等重大节日、活动中都要请其助阵,以壮声威。

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经多次挖掘、整理、发展,享誉全国,名扬海外。井陉自古就有过年演花会、放烟火、赏花灯的习俗,井陉拉花是花会中的主打节目,其舞姿舒展大方、刚柔并济,音乐古朴典雅、刚健深沉,为群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

晋州官伞

官伞发源并流传于晋州境内的故城、槐树、东宿和城关一带的汉族民俗舞蹈,以舞者持伞表演而得名。官伞本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权威、地位而设的仪仗之一,随着时代的演进,习俗的变化,伞的作用逐渐消退,冲破社会等级而流传民间,成为汉族民间舞蹈艺术,营造喜庆、热烈和祥和的新年节日氛围。

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为藁城特产,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据传,明代藁城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如今,藁城宫灯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几年可谓家喻户晓。其外形精巧、结构简单,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已成为新春佳节装点家居、馈赠好友的最佳饰品。

2、河北丧葬习俗:戴孝挂孝介绍

虽说“人固有一死”,在民间人失去后,亲人要为逝去的人办丧礼,这是人们非常注重的礼仪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为逝去人的哀悼与悲伤之情,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葬礼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北文化中具有独特风俗的丧葬习俗吧。

老人寿终,子孙披麻戴孝。孝男要穿戴麻衣草帽;孝女(含媳)罩粗麻布;其他亲人则腰缠一块白布(有的衣披黑纱)。丧家或请道士诵经念咒,并焚化纸人纸马,送亡魂上马离家。亦作“带孝”。

戴孝是晚辈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而佩戴的用白布做成的丧葬饰物,最主要部分就是戴在头上的孝,逝者的平辈是不用戴孝的。

除了戴孝,还有“挂孝”。出殡当天,逝者的儿子、儿媳妇和女儿们要挂白孝,直系孙辈要挂“花孝”。白孝是长度更长的整幅白布下端挽成绣球斜挂于肩,逝者是男的,孝就挂在左肩,逝者为女性就挂右肩。

按照习俗,儿媳妇挂的白孝是由自己娘家提供(出资)的。直系孙辈所挂的“花孝”,就是很实用花床单(被面)是由娘家、亲戚等提供(出资)的。这些“挂孝”在上身之前要先挂在大街上,书写出资人的姓名,让街坊乡亲看的。所挂之孝,也归挂孝人所有。

一般来讲,逝者的家属希望戴孝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显得逝者的家族人丁兴旺,葬礼的场面也壮观。而逝者的族人、亲戚也愿意戴孝,这缘于戴孝可以落得物质上的实惠。过去一直都是物质匮乏,戴孝的孝布是实实在在的新布料,葬礼结束后孝布归戴孝人所有。

根据与逝者的亲缘远近,戴孝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是逝者的儿子、儿媳妇和女儿们,就是参与入殓、拿孝棒的人们。第二档是逝者的侄子(侄媳妇)、侄女、外甥(外甥媳妇)、外甥女。其余戴孝的都包括在第三档,包括逝者的女婿、侄女婿、外甥女婿,这些外姓人。三个档次的区分,就是孝上面的“符”。

在所有戴孝人头上所戴的孝上面的左边或者右边都有一个画着特别符号三角形的“符”(按照逝者的性别分“男左女右”),第一档是白布符、第二档的蓝布符、第三档的是黄纸符。男女所戴的孝样式也是有差别的:男的戴孝盖着头顶,就是俗称的“孝帽”。

女的戴孝露着头顶,正面缀一个由数层布折叠的方形装饰。这个孝的长度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有些差别,条件好的孝可以达到七尺,看着醒目,戴孝人也满意(可以得到更多白布),家庭经济不宽裕的长度就短一些,但是太短了就难看了。直系的孙辈重孙辈,不论男女,孝的正中都贴一个红色圆点,人们一看就知道是逝者的直系后辈。

猜你可能也喜欢:

近代山东文化名人有哪些

细数山东特色菜,你吃过几个?

独树一帜的桂林山水画

三亚标志性建筑——南海观音

3、河北结婚习俗,你了解多少?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古今中外都被看作是人生礼仪中的大礼。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婚礼流程和习俗,不过都是大同小异。在悠久历史的河北文化中,河北的婚礼习俗也是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先民所遗留和传承下来的。你对河北的婚礼习俗知道多少呢?要不要跟着一起看一下呢?

概略而言,河北结婚习俗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一:婚礼的前期准备(婚前礼)

1、嫁妆、聘礼、婚服的准备(即纳征)。

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礼,女方接受聘礼。接着女方便要开始准备嫁妆。最主要的嫁妆为缝被子,必须找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缝制,缝新被子须用红线缝,不能用黑线,更不能用白线。缝制的时间须在农历的9月,不能在10月。

忌寡妇或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缝被子,以免给新娘带来厄运。新娘所穿的婚服,都应该是全新的,如果陈旧,新人便有不贞之嫌。此外,婚服忌讳单的,棉的最好。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

2、婚房的准备及禁忌。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2)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

(3)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4)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5)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二:婚礼进行中的仪式礼节(正婚礼)

1、迎亲时的礼节禁忌(即亲迎):

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猜你可能也喜欢:

气势雄伟的拉萨布达拉宫

银川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拉萨为什么叫不夜城?

不可不尝的银川特色菜

4、河北二月二习俗要吃什么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对河北文化感兴趣的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河北二月二的时候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吧!

习俗之一:

龙抬头今天人们大多熟知“二月二龙抬头”,但是很少人知道这句谚语还有下文,“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一语道破了人们在二月二节日中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此时阳气上升,草木萌动,农民要春耕播种,土壤干燥急需甘霖滋润。谚语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之说,因此,农人企盼传说中的龙此时能升天抬头,抖动龙身降下一场透雨,以滋润缺水的土壤。

习俗之二:

照房梁在北京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

习俗之三:

吃龙鳞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扯在一起。北京一带,这天多食春饼,叫做吃”龙鳞“,比较讲究的食用时还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丝与菠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卷成筒状而食。北方地区还实兴食用面条、水饺等。

二月二这天不仅要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

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习俗之四:剔龙头二月二剃头是许多地方的风俗,谓之”剃龙头“,一直到今天,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还是人满为患。之所以选择二月二剃头,一方面是因为俗信”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头发已经变长;另一方面是取龙抬头之吉意,祝愿儿童长大以后有出息。

其实”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属于误传。不剪头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据了解,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5、河北过年习俗,你知多少?

每个地方过年的时候多多少少习俗都会不一样。你很了解自己当地习俗之后,有没有想过要了解了解别的城市的习俗呢?这次小编想带着你一起来了解了解河北过年的习俗,也让你了解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看看有什么跟你们当地不一样的特色。

河北各地春节习俗——承德

“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年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满街走,三十晚上,除夕守岁,玩一宿。”这句在承德流传很久的谚语将年根儿底下人们的生活演绎得紧张而有序。

大家每逢过年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如磨豆腐、蒸豆包、蒸年糕等。“做豆腐有这么几道工序,洗豆子、磨豆子、加热水、过包、烧开了点卤水、压包,一般来说一斤豆子能出两斤半豆腐。”豆腐刚做出来,大伙第一件事就是吃热汤豆腐,新鲜嫩滑的豆腐,蘸着辣椒吃,再喝上一口浓浓的豆浆,那可是别有风味啊。

吃饱了,喝足了,人们就开始接着做冻豆腐、炸豆腐了。承德本地人讲究将过年食用的主食提前做好,存起来,过年时亲朋好友来了,主食一热再炒上几道下酒菜,一桌佳肴就端上桌了。

承德过年还讲究贴“春条”(也叫炕条),长长的春条上至房梁下至炕沿,上面写上“宜入新春乐,财神家中坐,金子堆成堆,元宝垛一垛,人财两旺好,老少齐安乐,大吉大利”。

赶年集,购置各种春节食品、杂货、香烛、鞭炮,还有给孩子买的新衣服,这都是大家必不可少的事,每到这时,集市上就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承德又称寺庙之城,因此庙会与民间节日相互辉映,也就成了承德民俗风情中的一大亮点。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各式的灯笼就成了主角,到处悬灯结彩,火树银花。在双峰寺附近的老年沟,人们会用面做成碗状,晾干后插上棉花,倒点油,到晚上7时多,就开始“撒路灯”的活动,祈求一年出行平安。

到了正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于天亮之前在院内用火灰画几个囤形,中间撒上小米,以象征仓满囤流,来年生活富足。从这天以后,年味就会悄然淡下来。

河北各地春节习俗——张家口

在张家口,一进入腊月,人们就该盘算着这年的大年该怎么过了。各家先是开始清扫房屋,拆洗被褥,接着,男男女女赶紧剃头理发,因为在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禁忌。接下来,就是做豆腐、压粉条,动干锅炸麻花,蒸年糕、蒸馒头,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一到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十,各家各户不能吃“赖饭”,即不好的饭,天天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等年饭置办得差不多了,又是该“办大年”的时候了,“办大年”就是买年货,花生、瓜子、红枣、核桃、糖果、点心,有钱的人家再买些鸡鸭鱼肉,还有过年的花炮,这就是办大年了。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许多庄户人家,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鸡窝上、猪棚旁、甚至农用拖拉机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庄户人家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红火。

除了贴对联,许多人家还要贴好多大纸、常千,大纸就是把红黄蓝绿各色彩纸裁成七八寸见方的纸块,再把剪成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纸上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如“春满人间”等,犹如对联的横幅。常千,就是用彩色的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各种图案,而后各种花色成排搭配贴到房檐下,晾衣绳上,把整个院打扮得五彩缤纷。

到大年三十儿下午,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要放个二踢脚炮,农家把一些贡品摆在院落一个干净的地方,意思是请神主,忙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主先享用年夜饭,之后他们再吃。到了晚上,每家的家庭主妇要把家里人初一要穿的新衣服全部从柜子里拿出来,把要准备的年货也统统拿出来,因为,三十儿这天晚上是不能开箱开柜子的,也不能揭瓮揭缸,老人们说,这样做是免得放走了“金马驹”。

八大集镇看窗花

在旧时的蔚县,一进入腊月,逢每月农历的三六九,蔚州县城、代王城、西合营等八大集镇便开始热闹起来,而这个时候,集镇上唱主角的便非窗花莫数了。

那时,集市上摆满了窗花,地摊上用黑布衬底,上面也是窗花。赶集的老乡们看了这家,再看那家,比比这家,再评评那家,看看谁家剪得最好,等到把整个集市上的窗花都逛个遍,才肯买下自己最喜欢的。

对于许多大姑娘、小媳妇,还有一些平素喜好剪纸的老艺人来说,这更是一次取经的好机会,当地人称之为“看窗花”,并积久成习。年集实际上就是一年一度全县窗花艺术的大检阅、大评比、大交流,而正是这种群众自发的大交流,使得蔚县剪纸不断推陈出新、人才辈出。

如今的蔚县,集镇窗花盛景已难与当年相比。但是,进入腊月,集镇赶集之时,仍然是窗花最为风光的时候了。

亮子是伴随蔚县剪纸而生的一个老物件了。所谓亮子,就是卖窗花的人用木框做成窗户样的方格子,之后再糊上纸,在每个方格子上都贴上要出售的窗花样子。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呈窗花样子的。腊月的集市上竖起的一架架亮子上贴满了各种颜色亮丽的窗花,争奇斗艳,供老乡们观赏选择。一旦哪一个种类的窗花卖完了,卖窗花的人就把亮子上的那个样子撕掉,以告知买家这个已经卖完了。

如今,在集镇上,使用亮子这样怀旧的方式来卖窗花的已经不多了,大多以地摊代之。但是,进入腊月,与平时礼品剪纸在蔚县盛行相比,窗花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蔚县的许多老乡都在这个时候选上最美的窗花带回家,装扮新年,而外地的窗花贩子,也到蔚县大批的购进窗花,再到各地出售。

河北各地春节习俗——衡水

在衡水的民俗中,有些人家一进腊月便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到了腊月二十三,年节的序幕就揭开了,这一天要“过小年”,家家户户要在晚间送灶---把贴了一年的灶王神式蚁吕瓷盏簦然后再请一张新的灶王神使夕接灶王时贴用。

按照衡水民间旧俗,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子,寓意扫去一年的尘秽,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把里里外外打扫一番,把习以为常的家居摆设换换位置,动动地方。室内合适的位置上贴上五颜六色的年画,大门上贴门神神像、春联,影壁墙上贴上福字。

过年的时候,人们把早已买来的神誓昊在各自的位置上张贴妥当,下面秉烛焚香。人们在屋内对画着三代宗亲的祖宗图像叩头礼拜,以示不忘记祖先的养育,愿祖先佑护后人兴旺长远。人们在院子里对画着天地全神的图像焚香致礼,希冀在来年生活富裕平平安安。

河北各地春节习俗——邯郸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今人扔帽,已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6、猜你喜欢:

标签: 了解春节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502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