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傣族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云南傣族婚姻风俗

来源: 最后更新:23-05-02 10:13:41

导读:

1、傣族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2、奇特的民族习俗:傣族刺绣
3、你所不知的香港婚礼习俗
4、世界各国婚礼首饰知多少

文章目录:

1、傣族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2、奇特的民族习俗:傣族刺绣

3、你所不知的香港婚礼习俗

4、世界各国婚礼首饰知多少

5、锡伯族传统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6、猜你喜欢:

1、傣族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关于结婚这是大家都非常注重的事情,必须要选择吉利的日子。虽然因地域差异可能婚俗都不一样,但是人们对婚礼的注重成都都是一样的,毕竟一生只有一次嘛。婚礼是繁琐而又极其严肃的事情,必须要认证对待。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傣族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吧。

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

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到自己身边。这时,小伙子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轻’,来我俩一起吃,鸡肉才会更香。”姑娘对说:“我们傣家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放开来才利索’,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俩抬到林子里去吃。”

迎亲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来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铓鼓,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郎和新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

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经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男方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挡,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列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拴线仪式

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在竹楼的堂屋里摆上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两个用芭蕉叶做成的圆锥形帽子,下面放着煮熟的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此外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并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

猜你可能也喜欢:

景颇族春节射荷包:幸福的象征

丰富多彩的景颇族民歌文化

探秘傈僳族宗教信仰与神灵崇拜

罗城仫佬族工艺品有什么?

2、奇特的民族习俗:傣族刺绣

傣族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形成并发展的。傣族的刺绣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刺绣工艺精致美观,它是傣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傣族人民把傣族的生活习俗与大自然有力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傣族刺绣作为傣族的一种优秀文化,凝聚着傣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铸造成果。

傣族刺绣的简介

傣族刺绣一般以白纱线为经,红、黑做纬织绣而成,图案由几种不同纹样连续构成。刺绣配色大胆,常将亮度相同的色彩配色并置,瑰丽瞩目,纹饰多为大象、孔雀、狮、马、花、树、缅寺、人纹及一些菱形等几何图案。材料多采用棉线或丝线,有时加入金线,更显灿烂。

花腰傣刺绣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六、七岁的花腰傣女孩就能舞针弄线。刺绣,对花腰傣女子来说,已成为追求美丽、塑造自己、展露情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你走进戛洒傣族村寨,或是在村头、或是在茂盛的大青树下、或是在凉风徐徐的江边沙滩上,时常能看到“小卜少”们围坐一起,刺绣纳凉、嬉戏欢笑。在欢悦的氛纷中相互交流着刺绣的技艺,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丽的情思”展示在自己灵巧的手指下。

傣族刺绣传承的价值

一般而言,姑娘们绣制出来的布块,多用作裙摆,或镶于衣袖、或作绑腿、或作衣摆。姑娘从学会刺绣的十三、四岁开始,直绣到十八、九岁成婚,若能绣制出一套精致的嫁装,那这姑娘就算得上十分成器。而有的人家往往是母亲为女儿作嫁装,一件好的嫁装,妈妈缝绣得再勤快,也要花上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制好,因为每套亮丽的嫁装上,都点缀着世辈花腰傣人传承下来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审美,展示着花腰傣人铸造生活的独特能力。

傣族刺绣的图案结构精巧细密,色彩搭配适宜。每件傣族刺绣绣品,都可称得上精美的艺术品,因为每幅图案中,都溶铸着姑娘们对爱情的一种美好向往,寄托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是傣族人传承下来的一种对生活、自然的崇拜,是傣族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对傣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您可能还会喜欢:

黎族文化精品:人形骨簪

黎族酒文化:茅台山兰酒

黎族的饮食、饮酒禁忌

黎族传统、纯熟的捕捞技艺

3、你所不知的香港婚礼习俗

婚礼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结婚代表两个相爱的人,从此以后就是一家人,共结连理。但是每个地方的婚礼习俗是不同的。那么香港,这个大都市,即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也融合了英国的一些西式文化。那么香港文化中,香港的婚礼习俗到底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下。

香港这个大都市是中国的一颗东方明珠,香港的结婚传统习俗综合了中西文化的精神,既传统也时尚。

送嫁与姐妹团

婚礼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们就集中在新娘的家里,组成姐妹团,通宵达旦地热闹,叫做送嫁。因为在古代的中国,结婚以后女子就不太走出家门,所以,这是与肪友们的告别的仪式。现在的香港都为双职工家庭,所以结了婚,女性不再出家门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这种风俗习惯依然保留了下来。结婚的前一夜,还有其他的一些风俗习惯。其中之一叫“上头”,就是梳头发的仪式。每位母亲都要给出嫁的女儿、儿子梳理头发。“一梳一梳到最后”,表示了永远的意思。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吃汤圆。将米磨成粉,加上芝麻馅,做成拇指大小的汤圆,再用砂糖汁煮一下,非常甜,表示新婚生活又甜又圆、幸福美满。

开门吉利与兄弟帮

婚礼当天都要从早忙到晚,首先由新郎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这是第一个小高潮。与新娘家的姐妹团一样,新郎家也要结成兄弟帮,一同前往迎接。姐妹团在新娘家的大门口挡住去路,要想过门的话,需要付买路钱,需双方谈判交涉。“九”这个数字表示永久、永远的意思,所以,礼金最初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九角开始谈起,谈妥之后由兄弟帮用现金付帐,礼金由姐妹团共享。这来源于古代中国上千年的买卖婚姻的习俗,现在则成为饶有兴趣的游戏。

斟茶与拜祖先

终于进入新娘家门的新郎,首先要与新娘并立,给新娘的父母亲献茶,这种仪式称之为“斟茶”。由新郎按父亲、母亲的顺序献茶,新娘也依次随行。这时负责倒茶的人被称作“大妗姐”,是一个穿着黑色礼服的中年妇女。仪式之后再前往新郎家再一次斟茶。新郎、新娘以及姐妹团、兄弟帮、大妗姐及其他家属都要分乘扎着彩带的车赶往新郎家。到了新郎家,首先开始的仪式是拜祖先,给神台上祭祀着的祖先献茶、点心,然后给大门的土地神拜礼,之后是给父母斟茶。

麻将与喜勺

仪式结束后,就开始进行称为喜勺的结婚宴会。在此之前,一般是在傍晚五点左右开始,三五成群的开始打麻将、扑克牌或者唱卡拉ok、聊天。送红包一般使用称之为礼券的支票,由于香港治安不好,所以送支票是人们从生活中得出来的智慧。但也有人认为送现金更方便。红包一般根据亲密程度及婚礼的地点来决定,通常为400——500港币。婚礼时,新郎、新娘又要迎接来客,又要照相,甚是繁忙。一般到午后九点左右,新郎新娘才能落座,上了菜,宴会才能开始。宴会开始时,无致词、无演讲,专门用餐。待用餐中途上鱼翅汤时,主持人才开始致词,各席就开始巡回干杯,也开始到了“闹新人”的时间。婚礼一般要持续到夜里十一点钟结束。

你可能会喜欢: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了解多少?

浙江清明节的习俗,你知多少?

极具特色的南京洪山戏文化

老北京清明习俗知多少

4、世界各国婚礼首饰知多少

每逢有社会名流、影视明星等大婚的时候,娱乐新闻里都少不了对这些名人的婚纱礼服、婚礼首饰等来一番品评,其实,世界各国新人在婚礼上都有佩戴首饰的传统,不同国家常见的婚礼首饰还不尽相同,并各自有着祝福的寓意。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世界各国婚礼首饰。

希腊婚礼花冠

在希腊,新娘新郎仍沿用着古希腊的婚礼传统——佩戴传统希腊婚礼花冠。此类花冠大多是由藤蔓、叶子与花,配以象征新人结合的丝带制成。而现代式的希腊花冠通常是由珍珠、黄金、纯银与水晶制成,反映出珠宝头饰的潮流。

印度mangalsutra项链

婚礼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印度新人在举行婚礼时,新娘要佩戴很多的黄金首饰和珠宝等。新娘的脖子上还要挂一个用玫瑰花和金盏草编成的大花环,预示着吉祥幸福的意思。

在印度,mangalsutra项链非常神圣的,由被认为可以保护人们远离邪恶的黑色珠子制成链,黄金及钻石制成中心装饰物,拼接然后得以圆满。新郎将mangalsutra项链佩戴于新娘的脖颈之上,象征着新人的结合与忠诚。

爱尔兰claddagh戒指

claddagh(克拉达)是爱尔兰的传统婚戒,是爱尔兰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象征着爱情、友谊和忠贞。它的整体式样是两只手捧着一颗心,心上戴着王冠,意思是:我向你双手奉上我的心,并冠以我的爱,还有一个意思是:让爱情和友谊永远主宰。

作为婚戒佩戴时,需将克拉达戴于左手无名指上,戒指上的心形图案指向手腕,皇冠方向朝外,以象征新娘或新郎的心已被彼此占领。

还有说法是,如果戒指戴在右手且心朝外,则证明戴戒指的人是单身,在寻找爱人;如果心朝内(心指着自己身体的方向),则说明戴戒指的人现在已经有了爱人或者心有所属。并且如果戴在你右手上的克拉达戒指环断了,那么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就是你命中注定的真爱。

泰国传统吉祥纱圈

泰国传统婚礼中新人一般要头戴小花环,这个小花环名叫双喜纱圈,也有的叫吉祥纱圈。也就是用一跳白纱头尾扎成纱圈,然后绑上水铃,用一根线牵连着,由僧人或是双方长辈替新郎新娘戴上,有点类似我们中国人说的“喜结连理”。婚礼的过程中不能有人弄断它,也就是带有一些吉祥的寓意。

韩国传统龙簪和彩色头饰

在韩国传统婚礼上,新人要换上韩国的传统服装,新郎下身穿裤子,上衣穿短背心,外穿外套,头戴纱帽冠带,脚穿木靴。而新娘则是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戴发簪,龙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佩戴的一般都是金色的龙簪和彩色的头饰,这样的搭配显得相当正式。

其他国家

法国,新娘子必须有“weddin armoire”的柜子作嫁妆。墨西哥,新婚夫妇的肩膀和手必须用念珠缠绕。比利时,婚礼需要一方绣帕。波黑的婚礼上,新郎必须赠送新娘一顶皮毛,一枚银质婚戒,而新娘则需要回赠精美的衬衣和婚戒。

5、锡伯族传统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锡伯族民间流行着一句谚语:“春天的清风和煦,秋末的婚礼热闹。”锡伯族的婚礼,一般多在深秋或初冬举行。锡伯族的婚姻要经过订亲、迎亲两个步骤,订亲又分为提亲和订亲。在锡伯族文化中,婚礼要办得非常隆重,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下锡伯族的传统婚礼习俗吧。

拿瓶烧酒去提亲

提亲是锡伯族婚事中的第一道程序,也叫“说媳妇”。

儿子到了十六七岁,家长就要开始为他“说媳妇”。有了合适的对象后,要请一个人品好、有名望又熟悉女方家的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方家去提亲时,可以两手空空,不带任何东西。这次去的目的是“探路”,只作一般性的拜访,相互聊聊,不提儿女的婚事。但在告别时,媒人要对女方家人说:“以后我们还会来拜访”——暗示下次要正式来提亲。女方家的人察觉到来者的意图,客人走后,会立即召开“家庭扩大会议”,征求大家意见,了解男方的家庭情况及小伙子的职业和人品等。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二次去女方家时,按传统习惯要带一瓶烧酒作为提亲的见面礼,这也是正式提亲的信物,女方家一看就明白来者的用意。寒暄之后,媒人打开酒瓶倒酒,同男方家长站起来向女方父母敬酒,并道破来意。女方的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经过一番推让之后,会高兴地接过酒盅一口饮之;若不同意,则会以种种借口坚决不接酒盅。如果表示同意,媒人走后,女方家的父母会再次把近亲请来商量,同时也要征求女儿的意见。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三次到女方家时,还要带来一瓶烧酒,双方边喝边聊,话题就会转到儿女的婚事上去,女方家长会公布商量的结果,并约定下次把小伙子带来进行“面试”;如果女方的意见还不统一,那么,这件事还需要拖一拖,等待时机成熟。

男方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女方对这门亲事意见完全统一的消息,于是由媒人、男方父母及小伙子本人到女方家去,去时要带两瓶烧酒,作为敬酒之用。到了女方家,未来的女婿要向女方的长辈一一行礼问候并敬酒。姑娘会躲起来偷看未来丈夫的相貌和风度。过一会儿,未来的女婿还要端起双盅酒,跪下给未来的岳父和岳母敬酒,等于正式求婚。一般到这时,提亲的仪式基本结束。

订亲仪式要磕头

订婚仪式也是锡伯族婚姻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女方答应许亲后,双方紧接着要做好各项订婚的准备工作。

按传统的做法,订婚的仪式有两次,第一次叫“磕空头礼”,这天,媒人同未来的新郎及其父母,带上两瓶贴有红喜字的酒去女方家,未来的女婿端上双盅酒给未来的岳父岳母及岳父岳母家的长辈磕头,敬双杯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这天,女方家要准备便饭招待。第二次叫“磕湿头礼”,磕头的地方仍在女方家。男方经过充分准备后,把日子定下来,通知女方及其女方的直系亲属。到了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儿子及媒人坐上马车,带上羊或其他礼物以及喜酒到女方家来,杀羊煮肉,热情款待女方家的人及其亲属。席间,在男方父母及媒人的主持下,未来的新郎要向岳父岳母及其直系亲属磕头敬酒跪献礼物,同时,要给未来的媳妇送件衣料,表示心意。这些程序结束后,婚事才有了把握,订婚的仪式才算完成。

此后,两家人成了亲家,关系越来越密切,逢年过节,男方家还要给女方家送去礼物,特别是要给未来的儿媳送一件衣服,女方也会给未来的女婿送一双女儿亲自做的布鞋。假如连续三年没有任何理由男方不到女方家“尽义务”,那么按自动退出婚约对待,女方将另选婆家;女方如果反悔,男方将要回所有的彩礼。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有时也会发生。

婚期确定后,双方各自开始婚事的各项筹备工作,如粉刷房屋、添置衣物、准备宴请客人用的家畜等等。

婚礼前夕,男方要在亲戚中聘请“奥父、奥母”,以主持婚礼和迎亲等事宜。奥父奥母通常要选能说会道、家里没有丧偶的人,而这样的人在乡里颇有威望。

6、猜你喜欢:

标签: 锡伯族和满族的关系  锡伯族的禁忌  锡伯族西迁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459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