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台州端午节习俗:要吃虫子(台州人端午节吃什么)

来源: 最后更新:23-04-22 10:06:55

导读:

1、台州端午节习俗:要吃虫子
2、长沙的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3、温州的端午节习俗是这样过的
4、中山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文章目录:

1、台州端午节习俗:要吃虫子

2、长沙的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3、温州的端午节习俗是这样过的

4、中山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5、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台州端午节习俗:要吃虫子

在我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人物的,每年端午的亮点就是粽子和划龙舟了,我国的地区文化差异是非常大的,而且每个地方的庆祝方式和节日文化都是各不相同的,你对台州的端午节习俗有多少了解呢?本期传统节日为你解析。

同个台州,北边的临海、仙居、天台等地,端午是吃粽子,而南边的椒江、路桥、黄岩和温岭吃的却是食饼筒,温岭那边还会吃麦饼。

台州人吃粽子名堂挺多,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用料考究,有米粽、肉粽、豇豆粽、蜜枣粽,形状则有六角粽、三角粽、四角粽等。

当地人称这种叫“斗米虫”的虫子具有强身健体、清凉解毒、生津开胃的奇效。据《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记载:食用该虫后身体强壮,可治麻毒内陷、痱疹、无名肿毒。而《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也记载,可治小儿营养不良,筋骨痛,小儿初生不乳。在澄江当地,一条虫子最贵可卖50元。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从医学上说,艾叶和菖蒲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入药。所以,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剑”或艾条,也有些人会插在衣服的扣子上。在台州,一到端午,卖艾叶和菖蒲的小贩就会走街串巷叫卖,闻声的人们也会买上一把,做成“避邪剑”挂在家门口,或再造几把剑给小孩子嬉戏用,乐趣颇多。

2、长沙的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会放三天的小长假,让大家一家团圆。但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会计划出去玩,放松心情。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如回家陪家人过个端午哦。在长沙的端午节,有着自己特色的端午节习俗。快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长沙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也小有差异,但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却都是相同的。长沙人的端午节,与大多数地方的习俗大致相同,在某些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色。

赛龙舟

賽龙舟,是湖南地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已不见踪迹。在这之后,人们把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作为纪念屈原的一项重大活动,用意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现在的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的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都会举行“屈原杯”龙舟赛,湖南每年也会在端午节前后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让赛龙舟盛传于世。

包粽子、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前,家家户户都会买来2至3斤糯米,在里面放入碱、红枣或绿豆,扯上几根麻绳,拿上几张小椅子,大家一起坐在家门口包粽子。这个时候,那些手艺好,包出的粽子有棱有角的姑娘、大婶总会得到街坊邻居的一番夸讲,而不会包粽子的就会躲在一旁观看、学习,准备等到来年的端午节来一显身手。粽子包好煮熟后,在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家的粽子送给街坊邻居们品尝,自家包的粽子一般自家都吃不到,吃的都是别人家送来的粽子,而且吃起来也显得格外香。现在的粽子品种多起来,购买起来也方便,包粽子习俗也在慢慢失传,大家都更加怀念儿时的香粽。

做咸鸭蛋

自己动手做咸鸭蛋也是在端午节前经常看到的。大人把买回来的新鲜鸭蛋先用盐水泡上一段时间,再在上面敷上黄泥巴,等到端午节这天拿出来食用时,那种蛋黄被腌得金黄金黄、往外流油的咸鸭蛋最受欢迎。不过蛋黄好的咸鸭蛋一般蛋白比较咸,我们经常是将蛋黄一个个悄悄吃掉,剩下的蛋白部分就成为了生性节俭的父母们的专利了。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现在的长沙市民至今还保留着用艾叶给小孩洗澡,以驱瘟祛毒的习俗。

你可能会喜欢:

立秋是几月几日,2016年立秋是什么时候?

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

10.15全球洗手日的由来

全国助残日是每年五月的第几个周日

3、温州的端午节习俗是这样过的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端午节是小编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的一个节日,美味的粽子可以说是我一年中的期待比过年还要开心。本期小编就带你去了解一下温州的端午节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那日,在温州各地都有龙舟竞渡,并“悬赏夺标”,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时间一般是五月初一前的开始,到初十左右结束,也有至月半者,平阳江南则是四月初一。

温州各乡都有龙船,各庙宇设香官神,专管划龙船。每逢端阳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龙船归去叫“收香”,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

并把河龙船翻转,次日再翻正,抬到庙中保存,还要祭时官神,相传这香官神是喜欢玩弄人的小儿神,所以俗语说青年人不安分,比喻香官。在划龙船地区内,都要出龙船费用,请划龙船的人吃酒,还要放鞭炮,设祭迎接,叫“摆香案”。

划龙船本是民间一种娱乐活动,过去由于旧社会恶习相沿,常因“构怨之村,则藉赛舟之名,彼此武斗,伤命涉讼者往往而有”(这就是现在政府不大提倡龙舟赛的主要原因,现在械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由于外出经商的人太多,龙舟赛的规模大不如以前。

4、中山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中山地区河川众多,在端午的这一天是没有理由不来个龙舟竞渡的。中山原本不叫中山的,但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后来才改的名字,但是,名字改了,过端午节的习俗可是一点都没变。本期中山文化就为你介绍中山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

中山端午节习俗一:龙舟竞渡

石岐的龙舟,以紧邻河涌的张溪、南下、基边、员峰、西厂、上基、大墩、岐头、厚兴最为盛行。每年的四月下旬,各乡选好吉日,在宗祠、庙宇拜祭龙舟头、龙舟尾后,由村内最年长的老人率众将上年埋藏在龙舟坞里起出龙舟,洗净修补上油。然后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碌柚叶等为龙舟净身,在龙舟插上龙头龙尾,并在龙头龙尾上簪花戴红进行龙舟下水仪式。村中年轻力壮的近80名男子就会将龙舟扒到河涌上演练,谓之"出龙"。到了五月初五,石岐各乡的龙舟就会在岐江河上进行赛龙夺锦,胜出者奖励大埕烧酒和大只烧猪。当晚,在乡中大摆"龙舟饭"。参加龙舟竞渡和为龙舟赛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龙舟饭,吃完龙舟饭后,一番拜祭仪式后,将龙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龙舟坞里,谓之"收龙"。

中山端午节习俗二:特色粽子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芦兜粽的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历数百年而至今天,宾馆酒楼的茶市,每到农历四五月,仍有保留着切件芦兜棕供应给茶客,甚至在酒楼门前装饰宣传,色纸飘飘,大量销售芦兜粽。

芦兜粽,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典型做法:糯米洗净,用微量精盐、生油、拌匀,夹以烧腩肉、咸蛋黄,用圆水草绑扎;粽呈圆筒状,两头交错一字平口,一般直径12厘米,长30厘米。先烧滚水,放入粽,文火煮4小时,中间添些开水,收火浸于汤内4小时,食之味香腻韧滑。

据说,其所用的烧腩肉,还加上微量五香粉,粽的香味更浓郁。有些家庭主妇,在煲芦兜粽的水中,放些菖蒲以增加"香"味。茶楼、饼店、小商贩纷纷做芦兜粽出售,供应给消费者及送礼者。

芦兜粽,一向外销港澳,但港澳称它为中山芦兜粽。港澳人认为中山人利用芦兜,即是属于物尽其用,又能创造了别有风味的食品。

端午节概况: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佩饰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

6、猜你喜欢:

标签: 关于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作文  端午节习俗图片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端午节习俗英文  端午节习俗英语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xingzuo/fenxi/2249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