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婆媳相处之道 婆媳相处之道人生感悟

来源: 最后更新:22-08-29 09:43:04

导读:对于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的情感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男女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必然都会受到各种诱惑,各种生活米油盐的影响,导致感情出现问题,

对于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的情感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男女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必然都会受到各种诱惑,各种生活米油盐的影响,导致感情出现问题,就好比最近就出现了很多朋友来咨询小编关于婆媳相处之道的这个问题,这也说明了现在有许多人也都同样遭遇到这个婆媳相处之道问题,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关于婆媳相处之道的解决方法来分享给大家。

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我还没结婚前,我妈就告诉我,婆媳之间要有‘一碗汤’的距离。保持好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这样才不会有矛盾。”覃女士说,看了本报“婆媳之间”的故事,那些闹矛盾的,基本都是婆媳住在一起。在同一屋檐下,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被扩大成大事,相互之间越看越厌烦。所谓“距离产生美”,覃女士和婆婆同在南宁生活,但却不住在一起,所以从来没有红过脸,相处得非常融洽。覃女士认为,她们的相处之道就是一定不能和公婆一起住,小两口要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家。

覃女士是80后,家在柳州市,老公家在南宁,小两口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前,公婆给他们在凤岭南买了套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做婚房,老人的计划是等他们有了孩子,公婆也能搬来一起住,顺便帮他们带孩子。

因为老公单位离公婆家近,所以,结婚后,小两口白天都是回公婆家吃饭,晚上就回自己的小家。“即便这样,有时候我和婆婆也会有不愉快。”覃女士说,有一次婆婆去跳广场舞,一高兴回来做午饭的时间就有点晚。当天午饭吃得很晚,导致她没有午休就匆匆忙忙赶去上班了。因为没有休息好,一肚子火气的覃女士当晚回到家,和老公发牢骚,责怪婆婆。老公听了马上安慰她,也希望她能理解婆婆那一点小爱好。

想想自己每天都有现成饭吃,覃女士也不再把婆婆偶尔的“失误”放在心上。而老公也从不把她发牢骚说的气话转给婆婆听,婆婆对她的一些不满意,老公也从不在她面前提及。所以她认为老公“会做人”,就是婆媳之间最好的“润滑剂”。

去年底,覃女士有了自己的儿子,可夫妻俩并没有选择和公婆一起住大房子。覃女士说,从做月子,到现在带儿子,平时都是自己母亲来南宁帮忙。覃女士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老人帮忙,他们小两口不可能搞得掂。“如果让婆婆来帮忙,住在一起,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同,矛盾肯定跟着来。”覃女士便坚持让自己母亲来帮忙,到了周末,她会和爱人带着孩子回公婆家小住,给姥姥放个假。这种距离感,让两家人都感觉很愉快。

秘诀2

换位思考

多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为了让你做好月子,你妈妈会专门去上课吗?我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可我的婆婆为了我,专门去上了月子培训班。”刘女士说起自己的婆婆来赞不绝口,总听闺蜜说婆媳闹矛盾,可在她眼里,感觉婆婆就像自己的另一个妈妈。

刘女士是一家单位的小部门负责人,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女强人、典型的“工作狂”。刘女士的父母在她结婚前就已过世,多年的漂泊,让她非常渴望家庭的温暖。结婚后没多久,刘女士怀孕了,为了照顾她,住在乡下的婆婆自告奋勇来了南宁。一开始,刘女士也害怕和婆婆有矛盾。可相处久了,发现婆婆是个很开朗的人。每晚睡觉前,婆婆都会问刘女士想吃啥,变着花样做她喜欢吃的。

最让刘女士感动的是,婆婆听小区的那些妈妈们讲小区附近有个月子培训班。“现在是新社会了,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了,我们过去的老一套已经不合适了。”婆婆和刘女士说,她想和那些妈妈们一起报名去上课。上课回来后,婆婆会很兴奋地教刘女士各种知识,比如怀孕几周时该注意啥,月子期间一样能洗澡洗头等等。婆婆的举动,让刘女士既感动又感恩。“说实话,就是我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未必能做到这样。”刘女士说。

女儿出生后,婆婆就一直伺候刘女士做月子。小生命的降生,让刘女士夫妇感觉有些手忙脚乱。而上过课的婆婆把刘女士照顾得很好,为了让刘女士晚上好好休息,每晚婆婆会让刘女士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储存好,小孙女肚子饿了,婆婆就起床热好奶来喂。有了婆婆的精心照顾,刘女士身体恢复得很好。这也让她对婆婆一直心存感激,也看到了老人的辛苦付出。每到节假日,刘女士都会给婆婆添新衣、发红包,婆婆虽然推辞,但看得出来很高兴。

刘女士说,并不是她很幸运,遇到个好婆婆。而是因为她和婆婆都能换位思考,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想的时候,就能避免“好心办坏事”。

标签: 婆媳  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qiaomen/qinggan/27980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