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美版野马怎么使用(美版野马图片)

来源: 最后更新:22-06-18 12:24:34

导读:美版野马怎么使用

作为一名车评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测试卡罗拉、奥迪A4等各种知名度较高的车辆外,也尝试了各种小众性能车,如思域Type R、梅甘娜RS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不同地区的性能有了深刻的了解,不同地区的车身会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日系车够大胆,我感觉到了。欧系车犀利,气场十足,我感受到了;自主品牌倡导的快速奢华,我也感受到了。还有别的吗?

反反复复,有名气但还没经历过的应该是正统的美式性能车。那样的话,找个有代表性的美系车体验一下。找到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正统美式性能车并不少见,那就是福特野马;;不过并不是5.0L V8的版本,而是最流行的2.3T版本

这款美式性能车好像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

拿到福特野马后的第一印象有点奇怪。不是原本期待的帅气酷炫的形容词,而是简单粗暴的“这车真xx大”。作为一款售价37万左右的双门跑车,野马的整体尺寸比同级所有车型都大了一圈,尺寸几乎与奔驰E级coupe等更高级别的车型相当。优点是这款车的车主完全超越同级的气场;缺点也很明显。又长又宽的车身,别说走街串巷,就是停在车位上也需要来回移动,比较笨重。Pony Car诞生之初的小而美,多年后在福特野马身上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慢点说,感觉野马的造型还是很时尚的。第六代野马的前脸做了很多现代文明的装饰,不再像当年那样肌肉发达;但是因为六代已经上市很久了,时间久了我觉得还不错。对于野马,我觉得最奇妙的视角是坐在车厢里,从后视镜里看到复古的尾线和尾翼;不管前脸怎么改,只要后视镜还能看到这样的线条,就觉得经典的野马魂一直在我身边,一点问题都没有。

由于外观给我的印象,野马的车厢内部也极为宽敞。连200斤的壮汉都不会嫌弃的大沙发,全长途骑行能力的后排空空间,透过前挡风玻璃看到的高耸的引擎盖,清楚的告诉我这是一辆大车。坐进车厢的感觉不像是坐进跑车,更像是开着金牛座、A6之类的大尺寸行政车,味道不太好闻。

GT,简单理解为能在长距离上跑得又快又舒服的车;作为一款美式GT跑车,福特野马的调性从发动机启动的那一刻就已经显露无遗。野马在日常生活中开起来感觉很舒服。发动机和排气的声音和普通家用车差别不大。座椅足够宽敞,包裹感极佳,底盘运动也很高级,水沟的滤网简洁紧凑,就像一辆行政车的“测试感”。

至于油门的反应,野马的表现太灵敏了,在市区跟车的状态下会“冲”。本来它只是想轻装跟进,结果整辆车来了个大飞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路上很多野马经常表现出挑衅的动作。当然,它也是无害的。跑车的油门推起来问题不是太大。野马的主要问题在于转向手感和变速箱。

野马的转向手感问题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日常驾驶福特的福克斯ST,对它自然的转向感和清晰的路感赞不绝口。但是野马的转向手感完全不一样。野马提供了舒适、标准和运动三种不同的转向手感选择,但三种手感之间的区别只有沉重、沉重和非常沉重;而且这种重量很粘,缺乏路感。无论如何,这种转向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想给这个方向盘一个差评。

和转向感一样难受的,是变速箱的性能。毫无疑问,10AT变速箱空的调校功力还是有很大提升的,2、4挡几乎不会出现。1挡会尝试把转速升到2500转然后直接上3挡,3升5挡的过程也差不多。低档上下换挡的过程并不顺利,挫败感和拉扯感总是伴随着,让人有点烦躁。

在这一点上,我不太明白。美国性能车有什么特点?他们是舒适的GT的车身,黯淡无光的转向和不懂换挡时机的变速箱吗?有点失望。

等等,好像我开野马的姿势不对?

野马的改变来自于摆弄最右边的模式杆和方向盘上的野马标志,然后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野马提供了标准、湿滑、直线加速、赛道、s五种不同的模式,不管普通车主会不会用这些模式,这些模式放在我面前都会给我特别强烈的满足感。

标准模式和滑模式区别不大,难模式和更难模式的区别。吸引我的是以下三种模式:直线加速、赛道和s。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线性加速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喜欢玩1/4英里加速的美国人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当车辆调至线性加速模式时,车辆的ESP会自动关闭;变速箱放弃了一切的平顺,逻辑变得简单粗糙;乐器风格变得更有战斗力,发动机声音变得更响,就等你踩油门了。

全力踩油门,野马给人的快感远超其他百公里加速5.8秒的车型。轮胎起步时会轻微擦伤地面,速度爬升极快。在换挡的瞬间,变速箱一点也不客气,从1挡迎头换到2挡。离合器压盘的行为就像是直接被砸在了一起,粗暴野蛮。如果在湿滑的地方使用线性加速模式,野马的后轮会在换挡过程中空转动。想象一下后轮以80km/h的速度全油门转弯空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简直把你所有的肾上腺素都召唤出来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加速还不够,野马还提供了线锁一键烧胎功能。在准备直线加速之前,先来个粗略的原地烧胎秀。此时,不仅野马的后轮变热,抓地力变强,现场的气氛也随着上升的烟雾达到了高潮。从加速性能上来说,比2.3T野马更强的车可谓屈指可数,但这样一款俏皮又美式的车,在同价位中却是独一无二的。

至于赛道模式,很遗憾因为场地原因没办法体验,这里就不多做评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福特野马的赛道动力表现不会太好。这个结论一方面是因为野马的悬挂偏软。我试过劈几个角,身体侧倾会稍微大一点,会有一些前后摆动的情况。动态表现还是比较纠结的。其次,野马的方向盘路感获取能力几乎为零。是推,空挡还是转向过度?不知道,得靠座位和眼睛去感受;路面是否有起伏或开裂?我不知道。轮胎转了多少度?还是不清楚。总的来说,野马的转向系统工程真的不太好,赛道表现也不难预测,因为偏向于巡航和舒适底盘。

接下来是S模式。s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鬼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车辆会将最大的控制权释放给驾驶员,此时车辆不仅获得了出色的油门响应速度,还尽可能地将档位保持在最合适的状态。在这样的性能下,只要关掉ESP,再踩油门,车尾就能平稳滑行。在方向和油门的配合下,完成漂亮的漂移动作。看看地上的轮胎印,闻闻空空气中的橡胶味,再回想一下刚刚完成的动作。说你不开心一定是骗你的。

简单粗暴的快乐是美式性能车的核心。

在野马的最后短暂时间里,我能够了解美国性能车的特点。美国人对幸福的理解和其他地区不同。他们喜欢纳斯卡,喜欢排气口和轮胎边同时喷出烟雾,也喜欢浮夸直接的感觉。暴力的审美是他们推崇的,欧洲穿针引线的东西根本不合他们的胃口。

所以在美国,诞生了性格非常鲜明的福特野马。它们诞生的目的不是在赛道上驰骋,而是在笔直的州际公路上提供舒适的巡航体验,靠马力完成街道上的直线超车,在开阔的道路上完成烧胎漂移。这是美国性能车的目的和宗旨。

标签: 野马  美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qiaomen/qichebaoyang/15283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