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20 12:02:56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越长越大,有时候不听话了,这该如何是好?有没有好的方法能够帮助父母的?孩子总爱跟爸妈作对?你的态度很重要!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
孩子到了2~3岁开始不听话了,不让做的事偏要去做,这东西不能碰,他/她偏要去碰碰,回答问题时反着回答,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
恭喜你,这个阶段的孩子即将收获一种美好的品质——自主性。
第一次反抗期:发展自主性的阶段
1.5~3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第一反抗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怕的两岁”。
这一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孩子慢慢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个体:我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我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家长的要求和安排,表现出非常强的自我选择性,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发生顶嘴的现象。
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将“不”挂在嘴边,即使原本“乖巧”的孩子到了2岁左右,也会变得“无理取闹”起来。
“第一个反抗期”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开始阶段。
孩子对家长说“不”或逆着家长的要求行动,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是自主性在发展的表现。
不正确引导,孩子失去了“自我”
有些家长认为:才2岁就不听话,孩子长大了还得了?必须将这种“叛逆”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压抑孩子发展自主的欲望,反而会产生各种行为问题。从小就被家长严加管教成“听话”的孩子,他们的青春,沉稳得可怕。
举一个例子:
兵兵一岁半以前比较“乖”,到了2岁以后变得淘气得不得了,看到什么都要动,妈妈教育他的时候还不听,总对妈妈说“不”。
兵兵的妈妈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她看到兵兵这样很恼火,经常对兵兵发脾气并且采用打骂的方式,让兵兵听她的话。
后来,兵兵果然逐渐变得“乖”了起来,很多人都说,兵兵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但妈妈发现兵兵越来越胆小,在陌生的环境,总是躲在妈妈身后。
任何事情如果妈妈不让他做,从不主动伸手,即使自己非常想做,也要先看看妈妈的脸色。
遇到任何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兵兵会大哭大叫,看起来非常脆弱,也不敢尝试新的事情。
两三岁的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来自成人,他们常常说“妈妈说我是好孩子”“老师说我很乖”。
妈妈说兵兵不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不听话,妈妈不爱他了,加上在打骂等手段约束之下,兵兵压抑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去顺从妈妈的意愿,变成一个不开心的“乖孩子”。
正确引导,避免成为“妈宝娃”
无理由地听从家长的指挥,孩子不仅没有主见,未来也很难有美满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听家长的话而不尊重伴侣,很难想象这样的婚姻关系能维持多久。
引导孩子分清类别,什么方面应该听话,什么方面可以不听话,是家长非常重要的教育课题。
1 值得鼓励的行为——肯定孩子的做法
比如孩子不喜欢被喂饭、想尝试做家务等,这些行为家长放手让孩子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探索并改进自己的行为。
孩子需要家长的肯定,但空洞的、不着边际的表扬并不能达到效果。
家长应当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如孩子自己洗手水没洒出来,可以表扬手洗得干净,地板也没有弄湿。
2 不喜欢但能容忍的行为——给孩子两个选择
如果家长不喜欢孩子的某些行为,但这些行为无伤大雅,那家长可以跟孩子聊一聊。
比如孩子不想收拾玩具就睡觉,家长要思考,这种事情对他人和孩子本身有没有非常大的影响?
家长跟孩子商讨: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因为不收拾玩具,你起床的时候可能被绊倒(一定要说明原因)。
家长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一是收拾玩具明天还可以玩,二是妈妈代为收拾,但明天不能玩了。
给孩子两个选择,是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最好策略之一。
3 不能容忍的行为——温柔而坚定地执行规则
家长不能容忍的行为包括安全和道德问题,比如摸插座、打架、说脏话等。这些原则性的高压线行为,家长要严加管教,没有退让的余地。
家长要制定合理、明确的生活规则,规则要有跨时间、跨场景和跨人员的一致性,不能让孩子钻不一致带来的空子。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选择妥协,否则管理失去了原则,要想控制孩子的行为就无能为力了。
如果家长采用粗暴的方式,虽然能够将孩子的行为“镇压”下去,但把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个性特质全压掉了。
龙应台说:“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
我们真正需要的“乖孩子”,应该是能够自觉自愿遵守规则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要做讲道理、有主见的孩子。
这样的“乖孩子”,今后才会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也能够较好地融入社会。
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莫迪,印太,编剧,加拿大,
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电视猫) 美媒爆料:以色列一年多前就知道哈马斯袭击计划,但没有重视 蒸榆钱饭有哪些小窍门 如何做蒸榆钱好吃 扇贝肉怎么炒好吃 炒扇贝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