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6-30 03:02:14
如何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带孩子出门如何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东西呢?高情商的父母,带娃出门都会做这两件事!
前段时间,网上出了很多对付熊孩子的帖,我没点进去看。
没想到一过节,我家就被熊孩子各种洗劫了……
其实什么叫不叫人打不打招呼我都不在意,但你别乱动我东西啊/(ㄒoㄒ)/~~
书架上,我视如珍宝的精装绘本,扯得稀巴烂;阳台里,我精心供养的花花草草,全都“拔苗助长”……最狗血的有次亲戚的娃趁他麻麻去厕所的功夫,拿起我没上密码的手机一顿乱摁,哗哗几下就把所有的APP都删没了,简直欲哭无泪……
当然,最后我没把实情告诉熊孩他妈。
一是因为我怂,怕尴尬;
二是对于孩子的某些“熊行为”,我气归气,但却觉得,他们也真不是故意的。
我一直不赞成只用一个“熊”字,来解释孩子所有的调皮捣蛋。
在那几天的观察中,我发现很多孩子“闯祸”的原因,真不是我们误以为的“不听话”与破坏欲,而只不过是:“我好无聊”和“我好好奇”。
?“我好无聊”:“这里没有我熟悉的小朋友,我喜欢的玩具,大人们都忙着聊天,妈妈只会让我“叫人”和“乖”,我到底啥时候才能回家啊?”
这是我宝贝小外甥的原话,他就是因为妈妈和别人专心唠嗑2小时,并且多次敷衍拒绝他“妈妈妈妈你看”的呼唤,以及“妈妈你陪我玩一下”的要求后,才百无聊赖地趁大家没注意,盯上了我的书架。
?“我好好奇”:“这个抽屉里是啥,我要打开来看看”“这个机子上面怎么那么多按键,我来按按”……
蒙特梭利的儿童敏感期中,有孩子喜欢摁按钮的“手的敏感期”,以及看到小东西就想抓捏的“细小事物敏感期”。
有时带着叮当出门,我也会提心吊胆,看他在公共场合想动这动那,我内心是又想满足他的好奇心又担心有人会跳出来骂人。
爱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可这种天性控制不好,很可能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没教养”“熊孩子”……
可孩子的这些“无聊”真的不能避免吗?
孩子的这些“好奇”真的不能被引导吗?
当我们一边不耐烦地凶着孩子,一边满脸抱歉说着:“唉,我家孩子就这样,出来一会就闹着回家”,丹妈发现,其实父母的事先准备,与当下的智慧也相当重要。
怎么个“事先准备”?
很多时候,需要反省的,不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反而是那些“明明知道孩子会表现不佳,却什么也不做准备”的父母:
? 明明知道去的地方没啥可玩,也不给孩子准备点打发时间的书和玩具。
而总要等到孩子无聊到吵吵闹闹,再骂孩子不懂事。
? 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忍不住瞎逛瞎摸,为何不先在主人的同意下,带着孩子参观一圈,在你的看管和引导下,先满足下他的好奇心。
而总是一味相信孩子的自制力,等到闯祸了,再骂孩子不听话。
? 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怕生,为何不先给孩子预热一下。
比如先找张客人的照片给孩子介绍一下:“你看这是等下要见的王阿姨,她是以前和妈妈坐在同一个教室上学的好朋友……”先在心理上,帮助孩子和即将要见的客人拉近距离。
而总是一味相信孩子能随机应变,等到孩子对着一群陌生客人手足无措时,再指责孩子没礼貌
…………
总说孩子没教养,是孩子的不足,是孩子还有成长的空间,但也不能否定是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不够了解,没为孩子考虑周全?
记得还没结婚的时候,我第一次上公婆家拜年,他家突然来了一堆亲戚孩子,一进门就对我拱手作揖讨压岁钱,我红包没备够,正尴尬得发愁,刘先森立马偷偷往我口袋塞了一堆红包,这才解了围。
事后我问他哪一下来那么多红包,他笑着说:“就知道你大大咧咧,想得没那么全,我就多备了些,早上忘了先给你,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新媳妇第一次拜年的礼数不是一次就熟,孩子初见客拜访的礼貌也更不是我们一教全会。
为了避免孩子在外少出洋相,我们除了平日生活中以身作则,对孩子做好礼貌教育之外,还应该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就像刘先森了解我大大咧咧思虑不周的个性一样,事先多为孩子考虑一些,孩子不周的,咱们来补全,才是真正的爱与智慧。
当下的智慧也很重要:
前几天我和闺蜜一块带娃出去浪,好不容易出趟门,就想着去个好点的餐厅矫情下,谁知道一进去就傻逼了。
叮当还好,一直呼呼大睡,闺蜜3岁的儿子一坐下就一直闹饿,菜还没上,身上带的零食也吃完了。
这时孩子看到了旁边那桌上的小笼包子,立马嚷着:“我要吃包子!我要吃包子!”
餐厅里本来人就不多,他这一闹,其他客人纷纷侧目。
正当我们尴尬时,闺蜜却灵机一动,和儿子玩起了“假装吃饭”的游戏:
“宝宝要吃包子啊,哇,你看,这就有个大包子,包子怎么吃啊,先拿起一个,咬一口,啊,好烫,吹吹,再咬一口,哇,太好吃了,宝宝吃一口,妈妈吃一个”,孩子刚刚还急得扭成一团的小脸,立马笑了,很开心地和妈妈玩了起来,直到菜上来,也没再闹。
事后,闺蜜再和儿子讲了“餐厅不能吵闹”的道理。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遵循“孩子有情绪时听不进道理”的原理;
而那个游戏的奥妙则来自于,妈妈利用孩子爱幻想的特点,通过游戏,释放了儿子“想吃”的欲望,达到同理与安抚的效果。
看着闺蜜与儿子的互动,丹妈当时就在心里感叹:一个孩子能遇到一个如此了解自己的聪明妈妈,真是太幸运了。
人无完人,更别说还在人生道路上学习的孩子。
孩子出门出现“熊行为”,普通的父母,处理的方式大多是一顿简单粗暴的吼与责,甚至和旁人一块,武断地给孩子贴上个“熊孩子”的标签,他们嫌孩子烦,更怪孩子让自己难堪;
而聪明的父母,是真正了解孩子,会替孩子设想。除了注重孩子平日的教育,更会先去预想孩子出门后的表现,提前准备,在关键时刻化吵闹为游戏,化尴尬为台阶。
这样既减少对他人的麻烦,保全了咱们的面子,更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孩子的“教养”,应该被我们用爱去灌溉,用心去守护。
带娃出门,说到底,考验的是一个孩子的“教养”,更是咱们做父母的“智慧”。
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莫迪,印太,编剧,加拿大,
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电视猫) 美媒爆料:以色列一年多前就知道哈马斯袭击计划,但没有重视 蒸榆钱饭有哪些小窍门 如何做蒸榆钱好吃 扇贝肉怎么炒好吃 炒扇贝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