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6-25 12:02:03
如何当一个“不累”的妈妈,是一个妈妈们必学的课题。没有离不开父母的孩子,只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孩子长成长的过程,父母也需要学会独立,这样才会“不累”。
1、台湾著名女演员张艾嘉,曾经像做事业一样地当妈妈。
她的儿子叫奥斯卡。
奥斯卡是电影的最高奖项,可见她对儿子的期望有多高。
张艾嘉理想中的儿子,是一个拥有贵族气质的全能天才,为此,她从小像教科书一样培养着奥斯卡,衣食住行处处留意,因为经济条件十分宽裕,一直给予奥斯卡最好的教育。
而丈夫王靖雄认为张艾嘉做得太多,评价她:“不像在养儿子,更像在组装电脑,把所有最先进最顶级的软件全部塞进去,却不知硬盘本身能否容纳。”
张艾嘉一家
奥斯卡很争气。
他4岁时,能说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语,并能熟练地弹钢琴、拉小提琴;5岁时,可以在摄像机前讲台词,介绍自己,而且言行举止优雅有风度,被人称为“小天才。”
但是,奥斯卡10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他被绑架了。
6天6夜,张艾嘉没有合过眼,战战兢兢地度过了144个小时。
当她与警方一起赶到绑架现场看到了儿子,还有绑匪准备的香烛和冥币时,张艾嘉终于没有忍住,抱着儿子嚎啕大哭。
奥斯卡终于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却好像丢了魂。
他不再是之前的奥斯卡,完全封锁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并整天关闭自己,只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张艾嘉痛心不已,但是她不再像过去一样。经历了生离死别后,她已经不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举世瞩目的天才,只求他平安健康就好。
她给儿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再也不像从前,面面俱到地让他学各种东西。她甚至让他休学,带他去旅行,看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旅行途中,在沙漠里,母子俩共骑一头骆驼的时候,奥斯卡轻声对张艾嘉说,“妈妈,谢谢。”
张艾嘉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我曾为他做那么多,学那么多,都学得那么好,他没有对我说过谢谢。但是我和他一起在骆驼上,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的时候,他对我说了谢谢。”
经过儿子绑架事件及儿子长达3年的自闭,她终于意识到为人父母的局限。
为人父母,不是凡事都要替孩子做好,也不是把自己的梦都放到孩子身上去让他实现,而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来。
即使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但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
2、龙应台也在书中反思过自己与儿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那一次,龙应台与一大帮朋友们去海边玩,大家坐在咖啡座看海。过了一阵儿,一位妈妈问自己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
女儿跟着妈妈去了。这时,龙应台也想去,起身时也问自己十几岁的孩子菲利普同样的问题,得到孩子的反问:“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妈来问?”并由此引发孩子一系列有条有理的诘问。
龙应台哑然失笑,想起这也不是自己第一次被儿子反抗。还有一次,她知道儿子要到上海做暑期实习,便兴高采烈地研究在上海的行程安排,想象着自己能带孩子去认识内地,母子二人快乐地度过这一个月的美好时光。
但孩子知道她的计划后,便毫不犹豫地驳斥了母亲的提议:“我不要你牵着我的手去认识,我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我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就想起了我表妹小雯的儿子齐齐。
齐齐3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做妈妈的小雯为此操碎了心,她带齐齐去医院做过相关检查,但无论听力、还是声带甚至是智力检查,齐齐一切正常。
他好像只是不愿意说话,没有表达的欲望。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直到有一天,小雯生病了。因为怕自己传染给齐齐,她忍痛让妹夫把齐齐送去了乡下的婆婆家。
齐齐刚离开的头几天,从未与儿子分离过的小雯都难以入眠,一想起儿子就泪目不已。但是,出乎小雯意料的是,齐齐在奶奶家待了一个多星期,奇迹就发生了——曾经不愿开口的齐齐居然说话了。
他从奶奶家给小雯打来电话,言辞清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妈妈,我想你!快来接我!”
听到儿子稚嫩的童声,小雯激动得哭了。但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她全职照顾了齐齐三年,精心养育,齐齐从不说话。而齐齐奶奶要干农活,既没时间陪伴,又不懂教育,为什么齐齐去了奶奶家一个星期就会说话了?
3、其实,小雯问我的时候我并不意外,我见过小雯和齐齐相处的情形。
如果齐齐在玩耍,小雯就会一直在旁边问:
“儿子你热吗?要不要脱件衣服?”
“玩了这么久了,渴了吧。快来喝点热水。”
“我的宝贝,尿尿时间到了哦……”
虽然我们曾善意地提醒过小雯,但是却没有多少改善。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小雯都考虑到了,齐齐只需要点头或摇头即可。他想要表达的欲望,早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被抹杀了。
心理学上,齐齐的这种病因叫“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赛里格曼就先把笼门打开,但是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后来,这个结果也被验证在人类的心理学当中。过度管教、过度溺爱的家庭都会提升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
因为孩子习惯了“尝试是无望的”这样的暗示,而且,如果所有的决定都由家长代劳,那么,年幼的孩子就不会有自己做主和表达的欲望,而年长一点的孩子则会感觉不到被信任、被尊重,还会时常感到挫败,会有一种“我怎么做都是错”的感觉。
很多时候,孩子一方面会认同家长,成为一个苛刻、挑剔的人;另一方面,他又什么都不敢承担,害怕被否定而不敢发声做决定。
就像王菲的歌里唱的一样,“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越是美丽的东西越不可碰。”
4、很多人说,做妈妈很累,做中国的妈妈更累。
前阵子我去长沙参加作家艾明雅举办的“全国首届关爱女性6M”论坛的时候,听到过这种说法,现场唯一分享的男嘉宾心理学专家卢悦老师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女人都有一个困惑,到底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别人也包括孩子,为孩子活也是为别人活。你如果想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一定会很累。孩子从来不需要教育,鱼永远都是被喂死的,花永远是被浇死的,孩子永远是被亲死的。
不存在亲子教育,而应是“远子教育”。
你离孩子远点,孩子就好了,你离孩子太近,孩子就“死”了。我认识几个老外朋友,别人都很奇怪中国的妈妈怎么这么累,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女人有太多的旧的思维被束缚。
虽然卢悦老师的话有一点绝对,但却戳中了我们很多妈妈“累觉不爱”的痛点。
有时候,我们表达爱孩子的方式太过浓烈炽热了,这种爱,不但灼伤了孩子,也反噬了我们自己。
当我们选择做一个“会做减法”的妈妈,不但可以将孩子培养得更独立,也能让自己成长得更精彩。
我也曾经是这样一个劳累并困顿的妈妈,但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尤其是育儿时,必须适时做减法。
学会适时偷懒、装傻
刚带孩子的时候,恨不得什么都给他做好。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了,比起“代替孩子去做”,妈妈更应该学会“判断”。判断哪些是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哪些事情妈妈可以“偷懒”。即使孩子遇到了问题,也要装傻,让他自己去解决,从而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经常会在探索中做出很多破坏性的行为,我家的墙纸就经常被孩子画得乱七八糟,但是我也懒得去制止。“懒妈妈”认为,墙纸可以重新贴,而孩子的创意可能转瞬即逝。
所以,我们要学着去做一个会偷懒的妈妈,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探索,宽容破坏。
坚持追求自我
我读书时代喜欢写作,成为“中年少女”之后,尽管已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但是不忘初心。每天晚上等孩子睡着了,我就会一边用小家电做家务,一边写作。在孩子断乳后第一年,我就出版了自己的书,还在各大平台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先培养好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因为,身教的力量往往比言传的力量更大。
尽早地目送孩子
记得刚送孩子上幼儿园,他哭着说“妈妈,我不要进去”,我也心如刀割,甚至在心里不断怀疑自己的决定,想再给他一些适应的时间,让他晚点入园。
但是,一想到龙应台所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就释怀了。
没有离不开父母的孩子,只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
而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你教育着孩子,也让孩子“教育”你。你让他学会独立,也从他身上学会让自己独立。
爱,并不是给予的时候最令人感动,而是感受到爱的时候才动人。
只有距离适中、温柔而不勇猛的爱,孩子才能接受,才能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并建立起他内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只有感觉到被爱的孩子,才能成长为有爱的能力的人。愿你成为目送的母亲,他告诉你不必追,但一回头,看到你一直都在。
-end-
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莫迪,印太,编剧,加拿大,
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电视猫) 美媒爆料:以色列一年多前就知道哈马斯袭击计划,但没有重视 蒸榆钱饭有哪些小窍门 如何做蒸榆钱好吃 扇贝肉怎么炒好吃 炒扇贝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