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4-02-06 12:00:24
01
一位英国女心理学家说:“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不懂何为“以分离为目的爱”。
比如:有些父母眼里只有学习,考试,分数,把孩子培养成学霸型的生活白痴,等孩子终于考上心仪大学了,这位学霸也终于发现,原来鸡蛋是要剥皮吃,泡面是要开水泡的,同学之间的交际是要经营的,更悲催的发现,原来离了父母,学霸是无洗独自生活的。
此后的日子,怎么办?父母继续陪读?那毕业后呢?难道上班也带着父母?关键的是,这样的生活低能,有企业敢用吗?
又比如:有父母,在历尽艰辛后终于迎来事业黄金期,不需再为柴米油盐犯愁,他们也许因曾忙于事业,忽略过孩子,所以对自己的孩子宠得不得了,几乎是百依百顺,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对家长而言,这有什么关系,都能满足啊,都是用钱就能轻松解决的事啊,那些什么“欲求而不得”的苦真的太苦了,自己以前也吃够受够了,不会让孩子再碰了。
只是事事如愿的这位孩子,脾气却无比暴躁,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自私又霸道。
以上所述,是不是特别熟悉?也许你身边就有亲友刚为类似上述的儿子或女儿伤心抹泪,控诉自己上辈子造了孽。
哪里是造了什么孽呢?为什么要“上辈子”来背这个祸?分明是今生的咎由自取啊。
还记那个曾经很火的新闻视频吗,一位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每进一家新公司,都是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之后,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
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出:“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中国式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琐事,爱得太宠溺,爱得太专制, 就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事事包办”,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霸道,也让孩子失了能力和选择。
02
当我们抱怨孩子缺乏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自私任性的时候,可有想过这个问题表面在孩子,根源却在家长。
换个角度来看,是家长剥夺孩子成长和独立的机会。
实际上,孩子从学会走路就开始渴望独立,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希望独自探索世界的奥秘。
可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捆住了孩子的手脚,绑住了孩子的思想。
于是,
孩子习惯了索取,他因此忘记了感恩;
孩子习惯了别人为他计划安排一切,他因此懒于思考和进取;
孩子习惯了唯他独尊,他因此蛮横无理;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只能接受别人的给予和安排,并认为他人的所有的给予和安排都是理所当然,不会想到回报或为他人做些什么,一旦他人的给予或安排有所怠慢,就会恼羞成怒。
所以,孩子从懵懂无知到变身自私霸道,不思上进,并非一朝一夕
03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无所不能,起码在孩子眼里是这样:想吃这种巧克力那种棒棒糖,没问题,等着,马上买;想要这个布娃娃,那个机器人,没问题,马上淘宝或去商场挑;想去这个主题公园那个游乐园,没问题,马上开车出发去吧;不会做饭,没关系,想吃什么,马上就能给做好;……
只是孩子18岁后,他接触的世界无比多彩和新鲜,他不再需要糖和玩具,也不需你陪伴就可以去远方,他的很多欲求,家长不再有力满足。
如果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只顾一味娇惯纵容,以一己之力无限满足孩子所有需求,没有引导他独立实现自己所求,没有教育他分担家人的劳苦,没有让他明白这世界的无奈和未知,又怎能要求他出来社会后独立坚强地面对所有残酷和竞争?
他的意识里,永远都停留在依靠父母帮自己现实所有。
只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在他读完书后,能给他一份他喜欢的高薪工作?
在他行走于社会,可以为他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有困难?
在他恋爱后,能有足够的钱为他买房买车,保他一世安稳?
所以,父母要明白,溺爱,不是真爱。
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下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家长一定要杜绝:
1.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失了“自我”,失了“原则”,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2.热衷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对孩子过度照顾,处处不放心;
3.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过分优越,甚至超过了家庭正常的经济能力;
4.孩子犯错不及时引导纠正,并处处为孩子的缺点辩解。
那么,我们家长要怎么做?
给家长找来了一位教育专家总结的八要点,或许可以给家长很多启示。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四.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六.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机遇就会和你擦肩而过。家长的任务应该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七.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动辘由家长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八.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04
娇妈小结:
孩子终究是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我们无法插手于他走出社会后的人生,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的爱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我们都应该把这场旅程好好走完,在适当的时间得体退出,以成全孩子的海阔天空。
放手孩子吧,让孩子在未知的未来遇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温暖!
美国驻华大使“打卡”哈尔滨:“令人折服”美国驻华大使“打卡”哈尔滨:“令人折服”,美国,瑞士,梁惠玲,伯恩
宜昌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指南(宜昌市毕业生就业补贴) 15岁流产会影响到发育吗?打胎会造成哪些危害? 自然流产会不会影响到以后怀孕?自然流产会流的干净吗? 自然流产了还会不会怀孕?自然流产要怎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