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培养顺从和乖巧

来源: 最后更新:22-12-12 12:01:12

导读: 在很多父母眼里,哭是孩子胆小、软弱的表现,甚至还有可能是孩子的要挟。 然而,哭只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

在很多父母眼里,哭是孩子胆小、软弱的表现,甚至还有可能是孩子的要挟。0La宝宝百科网

然而,哭只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孩子认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需要一个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和体验。如果一直压抑这种情绪的释放,实际上是给孩子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0La宝宝百科网

所以,当孩子哭时,我们不妨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想哭就哭吧。等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0La宝宝百科网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0La宝宝百科网

啪嗒------0La宝宝百科网

孩子的冰激凌掉地上了,0La宝宝百科网

瞬间哇哇大哭,0La宝宝百科网

你开始安慰:0La宝宝百科网

“宝贝儿,不哭了,掉地上就不要了”0La宝宝百科网

然而,孩子哭得更凶了,0La宝宝百科网

“不就是个冰激凌嘛,咱们再买一个就好啦”0La宝宝百科网

“来,妈妈抱抱”0La宝宝百科网

这下孩子哭得更惨了,天崩地裂,撕心裂肺......0La宝宝百科网

留下一脸懵逼的你:0La宝宝百科网

我也共情了,我也拥抱了,我也接纳了,怎么还是不停地哭哭哭呢?0La宝宝百科网

育儿书里的金科玉律到自己孩子这儿永远不管用!0La宝宝百科网

那不如,打一顿?0La宝宝百科网

先别慌,咱们先来做一道测试题:0La宝宝百科网

你猜猜,孩子多大就和成人的大脑智力发育没什么差别了?0La宝宝百科网

是3岁!0La宝宝百科网

也就是说,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智力脑80%已加载完成。0La宝宝百科网

但是,为什么孩子没有大人这样“好说话”?而且哭起来总是没完没了,怎么哄都哄不好?0La宝宝百科网

0La宝宝百科网

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0La宝宝百科网

0La宝宝百科网

虽然理论上,孩子的智力脑80%左右发育完成了,情绪脑的发展确还很不完全,要到青春期结束,18~20岁左右才能有相对完善的情绪控制能力。0La宝宝百科网

而情绪控制能力,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理智的发挥。0La宝宝百科网

是不是你突然就理解了,上一秒还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孩子,怎么突然会因为掉在地上的雪糕,而哭得撕心裂肺,好像天塌了一般。0La宝宝百科网

所以责备一个小孩子的哭闹,简直和责备“人为什么生下来不会走路?”一样残酷。0La宝宝百科网

其实,孩子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没有那么多的行为偏差。0La宝宝百科网

孩子的言行都是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当语言能力不足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时候,0La宝宝百科网

哭泣、抗拒、叛逆就会成为一种延伸的表达。0La宝宝百科网

如果采用这一种观点,孩子一整天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即便你的孩子在尖叫、在打滚、在暴力,甚至他对你说"我不爱你"、"我恨你",你也要先思考他想表达的是哪种需求?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引导他?0La宝宝百科网

在小孩子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时,会经常使用哭闹和抗拒来交流。0La宝宝百科网

即便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下,也会展现去叛逆等非语言沟通形式。0La宝宝百科网

比如,和父母唱反调、网瘾、早恋、打架,甚至离家出走。0La宝宝百科网

很多时候,我们主观觉得这些是行为偏差,而忘记这些是一种表达,是孩子在向父母呼唤理解和引导。0La宝宝百科网

0La宝宝百科网

和孩子建立“连接”,比阻止孩子要管用0La宝宝百科网

我们需要"听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建立连接,而不是阻止孩子的表达,更不是逼迫孩子顺从乖巧。0La宝宝百科网

我们习惯于把自我凌驾在孩子之上,因为我们是"权威",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孩子的行为偏差,认为是需要立刻"修正"的"问题"。0La宝宝百科网

然后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把孩子推上与你对立的边缘。0La宝宝百科网

只有接纳,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语言"。0La宝宝百科网

孩子哭闹的万能对策往往来自于一个大大的拥抱,即便什么都不说,只是陪伴他,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稳定的爱和无条件的支持。0La宝宝百科网

但前提是,你不要一边拥抱着孩子一边言语里还否定着孩子,这样的拥抱是没有效果的。0La宝宝百科网

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表达没有被回应、能力不够实现自己的想法时,如果急于阻止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过,甚至抗拒,即便暂时顺从,也会在别的时候发作。0La宝宝百科网

“宝贝儿,你难过吗?”0La宝宝百科网

“宝贝儿,妈妈陪着你”0La宝宝百科网

“宝贝儿,你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0La宝宝百科网

这样的表达,才能让孩子不纠结在拒绝和限制之中,真实的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0La宝宝百科网

只有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才能给孩子足够的支持。0La宝宝百科网

0La宝宝百科网

如何不打不骂和孩子沟通?0La宝宝百科网

  • 解读“婴语”,倾听孩子的表达 0La宝宝百科网

妈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察孩子的需求。0La宝宝百科网

无论我们的情绪如何烦躁,无论孩子的行为多么夸张,无论我们心里有多少责备和抱怨,都应该用平和的态度去面对孩子。0La宝宝百科网

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信号,比如生理上是否不适,渴了?饿了?困了?0La宝宝百科网

是否因为遭到妈妈拒绝非常沮丧?是否因没有拿到自己喜欢的零食而着急?0La宝宝百科网

当我们看到孩子真实需求的那一瞬间,问题其实就解决了一大半。0La宝宝百科网

  •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0La宝宝百科网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允许孩子的依赖和自我,耐心陪伴引导。同时利用规律的作息、稳定的环境和明确的规则,来帮助孩子。0La宝宝百科网

当孩子自己适应好了,或者探索累了,自然会不那么反抗。0La宝宝百科网

  • 拥抱孩子的情绪,充分共情 0La宝宝百科网

面对孩子不定时爆发的情绪宣泄,父母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行为,比如哭闹、打人、咬人、打滚、撞头等,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情绪感受。0La宝宝百科网

究竟孩子为什么会如此难过或者愤怒?0La宝宝百科网

是什么引发了孩子这样的感受?0La宝宝百科网

是事情不顺利引发的挫折感?0La宝宝百科网

还是父母没有及时回应引起的焦虑感?0La宝宝百科网

是需求被拒绝的对抗?0La宝宝百科网

还是能力与预期不一致产生的烦躁?0La宝宝百科网

安静地陪伴孩子、轻抚后背、拥抱孩子、亲吻孩子,都是表达父母接纳他的感受的很好的方式。0La宝宝百科网

如果只是一味地阻止孩子和责骂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拒绝,他会觉得自己这样感受是错误的。0La宝宝百科网

当她被看到、被听到、被允许的那一刻,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回落,破坏性的对抗性的行为也会慢慢停止。0La宝宝百科网

有些妈妈说,当她们开始拥抱孩子,一开始孩子是挣扎的、拒绝的,慢慢地即便妈妈什么都不说,孩子便慢慢停止了哭泣。0La宝宝百科网

  •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 0La宝宝百科网

孩子的情绪也会引发父母的强烈对抗和情绪绑架。0La宝宝百科网

因为我们感受到被胁迫被控制,“孩子与我作对”、“孩子居然反抗我”,这样的心态其实就是妈妈们感受到了被控制。反过来让我们急于去压迫控制局面,以显示自己的权威。0La宝宝百科网

比如,孩子过一会儿情绪好了,他需要安抚和拥抱,而我们不肯安抚,还美名其曰坚持原则,其实是变相在惩罚孩子。0La宝宝百科网

  • 与孩子互动要有方法 0La宝宝百科网

  • 描述问题细节 0La宝宝百科网

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耍,孩子被推了一下,很伤心。这个时候妈妈可有说:0La宝宝百科网

“宝贝儿,我看到XX推了你,你很不舒服,对吗?”0La宝宝百科网

客观的描述问题,会帮助孩子去面对和理解事情的发生。0La宝宝百科网

之后再去安抚孩子,他感受到的是妈妈认同我现在的情绪状态。0La宝宝百科网

  • 用指令要简单易懂 0La宝宝百科网

比起唠叨,简单明确地和孩子说,“吃饭咯” “数10下我们就出门啦”。0La宝宝百科网

在这一点上和激励老公做家务一个道理,语言明确,指令清晰,这样孩子才能更明白我们的意思。0La宝宝百科网

  • 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 0La宝宝百科网

把你的感受告诉孩子,是很有效的方式。0La宝宝百科网

比如,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宝贝儿,妈妈看到你的玩具撒了一地。我喜欢干干静静的地板。你能帮妈妈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吗?”0La宝宝百科网

  • 给孩子写便条 0La宝宝百科网

可以在门上贴“随手关门”,或者在绘本架旁贴上“请放回原处”,很多孩子即便看不懂,也会要求家长将便条上的内容讲给他们听。0La宝宝百科网

这样也可以很好地和孩子表达我们的期待和要求。0La宝宝百科网

还有一些妈妈制作“情绪温度计”的图表,告诉孩子“妈妈生气到这里了哦”,孩子也会很开心地理解妈妈的情绪状态。0La宝宝百科网

0La宝宝百科网

有的家长会说,遇到孩子做的事情真的很出格,难道也接纳和理解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0La宝宝百科网

我们可以去限制孩子的不合理、不安全、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0La宝宝百科网

比如看到兄弟相争,弟弟抢了哥哥玩具,哥哥打了弟弟,我们可以和哥哥说,“我看得出来你很生弟弟的气,但是要说出来,告诉他,而不是用拳头解决。”0La宝宝百科网

无论何时,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都应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0La宝宝百科网

其实,没有不乖的孩子,也没有那么多的行为偏差,只有没被倾听的需求,只有没被回应的呼唤。0La宝宝百科网

当你放下对孩子的"权威"和"修正",当你不再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问题",当你不再站在完美主义的制高点去要求和说教时,你会发现,你收获的是,一份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和一个更可爱的孩子。0La宝宝百科网

更何况,教育的归宿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顺从和乖巧,孩子下一次哭的时候,请抱他更紧一点吧!0La宝宝百科网

标签: 孩子  情绪  自己的  妈妈  都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news/jyzx/332303.html

  • 1她41岁当上副县长,却甘愿被商人围猎!中纪委最新披露……

    她41岁当上副县长,却甘愿被商人围猎!中纪委最新披露……

  • 22023年5月16日浙江省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下调

    2023年5月16日浙江省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下调

  • 3常州-10号柴油多少钱一升?(常州柴油价今日价格)

    常州-10号柴油多少钱一升?(常州柴油价今日价格)

  • 4银行卡忘记密码了怎么办 银行卡忘记密码了怎么办手机上

    银行卡忘记密码了怎么办 银行卡忘记密码了怎么办手机上

  • 5南阳卧龙区妇幼保健院九价疫苗开放预约

    南阳卧龙区妇幼保健院九价疫苗开放预约

  • 6户口迁城市的好处 户口迁城市有什么好处

    户口迁城市的好处 户口迁城市有什么好处

  • 7南阳卧龙区妇幼保健院520九价到苗消息

    南阳卧龙区妇幼保健院520九价到苗消息

  • 8征信记录怎么查看 征信记录怎么查看个人信息

    征信记录怎么查看 征信记录怎么查看个人信息

  • 9南阳卧龙区妇幼保健院二价疫苗开放预约

    南阳卧龙区妇幼保健院二价疫苗开放预约

  • 10洛阳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指南(洛阳市团组织关系转接)

    洛阳毕业生团组织关系转接指南(洛阳市团组织关系转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