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2-08-31 03:02:49
我们这代人和父母的代沟是挺严重的。
一个表现是,父母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参与我们的生活——我指的是那些真正的生活,我们心底的喜怒哀乐,我们最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所谓的生活——那种我们在过年的团圆饭上扮演出来的“生活”。
到今天,我们和他们的隔阂是如此之深,以至于父母之于我们,似乎永远只有两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供养者。
供养者带我们去东风饭店吃肯德基,在去长风公园的前一晚把我们的书包塞满热狗和桔子;供养者带我们买耐克球鞋,带我们第一次坐飞机去远方。
而我们仅仅需要扮演一个“乖乖受训的好孩子”的形象,就有人为我们的一切需要掏腰包付钱。
当我们每天回到家扔下书包时,自会有人从锅里挑出半碗刚烧好的红烧肉让我们先吃一口。这一口是不言自明,天经地义的。
而当供养者角色结束后,父母会迅速转入第二个角色,消耗者。
消耗者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负担,在我们结束了漫长的教育,开始自己的事业时,他们被退休两个字狠狠击中。
退休,意味着他们从社会的贡献者变成了社会的沉重开支。他们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的金钱、我们的时间,直到赡养送终。
他们在经济上与我们相比将逐渐弱势,他们的健康会加速下滑,智力也会日益退化,照顾他们会变得和照顾小孩越来越像,最终他们会卧床不起,需要我们把屎把尿,就像他们当年照顾婴儿时的我们一样。
供养者和消耗者,这两个角色有着某种镜像般的平衡关系,而在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第三种状态了,譬如说,朋友?不存在的。
最传统的中国式的父子关系简直凝结了“朋友”关系的一切反面特征。
我们花了30年,依然和父母做不成朋友。我们的父母和他们自己的父母的关系,也通常是这种供养和赡养的二元切换,能做成朋友的,十不足一。
回溯到我们更年轻的时候,细细想来,我们那些最最快乐的时光,好像都是没有父母参与其中的。
当我们在池塘里抓蛤蟆的时候,我们唯一要担心的,是这条脏了的裤子要如何交代;
当我们在网吧里用蒙古骑射手和小伙伴决战的时候,我们最怕的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枪兵,而是突然站在身后的家长,掐灭我们的万世荣光;
当我们收到隔壁班女孩子的回信的时候,我们小心翼翼地把信藏在汉语大词典的夹缝里,因为我们知道一旦落到父母手里,总会有一些麻烦。
孩子们于是隐隐觉得,父母不仅无法参与自己的快乐,还和自己的快乐有仇。在还不懂得很多大道理的年纪,我们学会了藏好自己的真实一面,扮演出他们想要的样子。
这个习惯,就这样保留下来,直到成年后的今天。
每年的节日团圆饭依然残存着这种扮演的气息,这是一场需要多方配合的大戏:
我们风尘仆仆回家,摆出礼品和钱财,描绘这一年是如何的如意和顺遂,在酒杯声中再添上一些吉利红火的大词,在此期间所有人都努力地欢声笑语,来烘托美好的气氛。
等节日完毕,大戏落幕,我们踏上返程,逐渐收敛起笑意,回到我们的真实世界。
这个真实世界,似乎和父母无关:
我们的工作内容说了他们也不明白,我们的创业在他们眼里永远是胡闹,我们单身不代表没有伴侣,我们也无法因为一些条件就喜欢上一个人。
但这些东西,好像无论怎么去说,他们也听不懂。
甚至一首歌,一部电影,一张卡,一条性冷淡的窗帘,一个特别昂贵的摆设,每一样都无法得到他们的理解,久而久之,我们也就放弃了真正的交流。
他们不懂我们。其实,我们也不懂他们。
我们自以为我们懂他们这些老年人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健康。其实大错特错。健康是再肤浅不过的表象。
或者说,健康只是工具,是他们实现更多人生需求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已。只是因为这个先决条件的适用面太广泛,让你误以为这就是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所在罢了。
你的父母,在追求健康之外,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一面。
你只看到老人去跳广场舞了,你于是宽容地笑笑,“很好啊,多跳跳,有益身体健康”——这就是你对“广场舞”的全部认识和理解。
也许你还会为他们掏钱买点跳舞的设备和服装,但你内心深处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
你根本不会知道,广场舞里的江湖恩怨、爱恨情仇,那些一刹那、一回眸的瞬间,那些光荣、那些失落、那些甜蜜和小心思,一点儿也不比你看的韩剧差。但是对你来说,那就是一群老年人在锻炼身体而已。
你有没有偷听过你父亲和老哥们儿之间的聊天?你知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当听到一个一贯对你严肃脸的父亲聊起女人你会震惊吗?
你有见识过你父母的同学会吗?那个同学会现在也都是一群老人了,你以为他们坐在一起,喝酒到深夜,欢笑,痛哭的时候都在聊什么?空腹血糖和防癌须知吗?
如果你对老年人的世界只有这么点理解的话,那我可以说你和你父母的精神世界基本上是断联状态,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你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父母,更谈不上懂他们。
因为两代人的隔阂是如此之深,我敢说在每年的团圆饭上,除了你在演戏,你父母也在演戏,他们只能靠扮演起一个“标准模板老父母”的形象来和你说话,才能找到些“健康”之类的话题从而不至于让餐桌冷场。
你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父母“这把年纪”了还有健康以外的感情需求,正如当年你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这点年纪”居然还有学习以外的感情生活。
当你用社会给你的刻板印象去替代自己的观察的时候,你就关上了一扇真正了解父母内心世界的门。
本来嘛,人跟人能差多少,就二三十年的时间,能有多大差异呢?为什么就不能像同龄人那样去交流呢。
要交流,就不能缺席。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少人真心愿意和父母一起出去旅行。
大家更愿意接受同龄人做旅伴这我可以理解,但都到了要到豆瓣和穷游上发帖子“征驴友”的地步了,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家里有两个现成的旅伴。这确实值得玩味。
当逃避和父母交流成为普遍现象时,这整整一代人的沟通水平,恐怕是要打个问号的。
我不否认确实有很多老顽固父母,但更多的父母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其实是很愿意和子女交流,并且被子女带着参与更多家庭活动,包括旅行的。
目送子女出去游玩的长辈,内心也许正渴望着与子女一同出行
这次国庆节之后,又看到很多刷屏文章在吐槽带老年人出门的麻烦。
我就想说一句,如果这些具有“更高生活品味”的年轻一代,从不带着上一代人一起出门玩,这种局面恐怕永远不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品质是不会自己提高的。
50、60后人的许多特点,本质是是整整一代人生长环境、教育经历、生活方式的差异,这是经年累月刻下的时光邮戳。如果没有外力影响,基本上一生都不会有所改变。
而所有你能看到的具有快速学习能力,晚年生活时髦时尚的老人,据我观察下来无一例外都处在一个和子女互动频繁的家庭环境。
所有的时令鲜货,从微信表情包到科技产品,都是和子女的经常的交流和沟通中接触的,老人为了多了解子女,往往愿意下决心学习,久而久之,头脑得到了锻炼,性格也变的更包容开放。
反倒是那种电视保健品广告里的模板家庭——那种逢年过节儿女拎着药酒上门“爸、妈,保重身体啊”的演戏派,和老人的交流却十分有限。可能恰恰因为一年都交流不了几次,所以逢年过节更要把戏演足,交流停留在热闹但很浅的层面上。
其实老人想要的交流不止是停留在表面的子女逢年过节上门,而是真正想融入到子女生活中去;不是表面作陪,而是坐下来好好地陪聊聊彼此对生活真正心底的感想。
这种常年的隔阂和自我设限,使得他们和父母在精神世界上日益疏远。一旦疏远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扭转过来,大家也就只能聊聊“最近身体怎么样”、“您老要保重身体”之类的了。
这种话,一个陌生晚辈去探望老人都能说,当儿子的,如果也只能靠这些话题来维持交流,那着实有点可悲。
逃避并非解决问题的方式,当陪父母吃饭不再浮于表面,也许一顿饭下来就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
过年的沟通是仪式性的沟通,玩乐中的沟通才是实质性沟通。
现在子女普遍的独立生活方式,使得家庭观念出现了极大的冲击,更应该多利用出游的机会和老年人相处,使得感情真正增强,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灵和思维。而不是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回家进行仪式性的沟通。
80后的父母逐渐迈入暮年,和他们交流的机会窗口也在逐渐关闭。趁着他们还没有到腿脚不便出行的年纪,更创造机会带他们多出去玩。
80后小家庭,不止有孩子,更有父母,没有谁是家中可以缺席的人。
正如这支视频中所描绘的,一家三代出行,一人一席。
当代中国人已经能够过上很好的生活,至少在物质层面不再那么匮乏,但家庭的精神生活却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许多美好的时刻,怎样做到不让我们的父母缺席,这是我们两代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中国人从大家庭变成小家庭后,家庭这个概念又到了应该再平衡的时刻。不要让老人空守家中,“家”不仅仅有孩子,更有你的父母。
幸福,不能有人缺席。
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刘和平:印度特工被抓现行,美国还兜得住吗?,莫迪,印太,编剧,加拿大,
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国士无双黄飞鸿演员表电视猫) 美媒爆料:以色列一年多前就知道哈马斯袭击计划,但没有重视 蒸榆钱饭有哪些小窍门 如何做蒸榆钱好吃 扇贝肉怎么炒好吃 炒扇贝肉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