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该不该过早和孩子讨论“死亡”孩子该不该了解“死亡”

来源: 最后更新:24-01-23 06:18:20

导读:说起“死亡”这个话题,个人认为即使是年过半百的人也是不能够坦然面对的。但是,

说起“死亡”这个话题,个人认为即使是年过半百的人也是不能够坦然面对的。但是,这两天,被宋丹丹晒出的一组母女四手紧紧相握的照片刷屏,照片中,母女两人紧握的双手让人心中满是酸楚,泪点来得猝不及防!而“死亡”的话题,再一次被拿出来讨论。

记得以前有个亲子节目,里面就设计了幼小的孩子面对父母一夜之间变老的情节。当看到其中一个小朋友不愿意接受父母变老的事实那种撕心裂肺。真的会流泪,会想到如果自己的父母突然老去或者突然逝去,我该何去何从。

晚上下班后和小区的几位妈妈约了小聚,谈起宋丹丹这组照片,大家都说被戳中泪点的同时,也发觉,在谈起与死亡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很多时候都不愿面对,也很少和孩子提及。

喜乐妈就坦言,喜乐的姥姥去世时,喜乐就问她,“妈妈,姥姥为什么不说话了?”她沉默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但喜乐再次追问:“姥姥要去哪里?”

“死了!就像你上个月养的那条金鱼,再也不会回来了。”听到她的话,喜乐大哭,她开始困惑:这样的回答,对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说是否过于残忍?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交流,但最终发现,在孩子“死亡教育”这件事上,大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温情法:TA去了没有苦难和烦恼的天堂

@轩轩妈咪15:轩轩的奶奶去世时,我跟他说:奶奶去了天堂,那是另一个世界,会有人照顾奶奶。但是,我又担心美好的描述会让轩轩产生向往,也想去那个美好的“世界”。

委婉法:TA去了遥远的地方,永远也不回来了

@七七bb:一开始七七跟说:爷爷去了遥远的地方,永远也不回来了,七七是接受的,但是时间长了,七七就开始会抱怨爷爷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不爱她了?

轻描淡写法:TA睡着了,会睡好久好久不会醒来了

@铭妈铭爸的宝:铭铭的爷爷去世时,我用了安睡了的说法来安慰他,一开始他会问我:爷爷什么时候醒过来?到后来,他开始对睡觉有点恐惧,担忧自己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

回避法:不要说这种话(关于死亡的),小孩子懂什么

@可可是宝贝:我不太愿意跟可可提及这个话题,所以当可可问起时,会选择回避。现在想来是不对的,我刻意回避会使可可把死亡的疑惑留在心里,会觉得死亡是一个不能提及或可怕的事,会感觉到无助。

敷衍法:以后科技发达了,人不会死的

@赵贝贝亲亲:贝贝问我“人死了会怎样?”,我当时头脑一热,提出了“长生不老”的说法。过后我就后悔了,我怕贝贝信以为真,活在幻想中。

孩子"死亡教育",像落叶一样唯美

关于孩子的死亡教育,大家各有各的说法,但总的来说,都没有将孩子往正确的说法引导。

聚会结束回家时,Happy已经熟睡,看着安睡的样子,我心中不免升起丝丝苦楚,生命无常,一代代传承,很神奇也很无奈。

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去,那个时候,Happy是否能接受这个事实?我一直都颇为担忧,所以,在他三岁的时候,我就会在通过日常的一些小事,潜移默化的让他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让他理解生命的存在和终结。

1、让孩子理解死亡,便是接受死亡

花园中鲜花的盛开与凋谢,都是使孩子明白生命与死亡的机会,就如季节的改变与家庭宠物的死亡一样。

Happy三岁的时候,养的小金鱼“多多”死了,Happy哭着拉我到鱼缸前:

“妈妈,为什么多多不动了?”

“多多的身体停止了工作,多多死了。”

 “那多多还会醒过来吗?”

 “不会,多多再也不会醒过来了。”

最后,我陪着Happy将金鱼“多多”埋在了院子里,并把多多的鱼缸变成花盆,种上小植物,使Happy明白:多多死了,虽然很悲伤,但和多多在一起的日子,我们不会忘记。

2、让孩子明白“死亡不会切断爱”

Happy的小金鱼“多多”死亡时,我借金鱼的生老病死,跟Happy聊起了死亡的不可抗拒。

“有一天,我也会死去”,我说。

“不要,我要妈妈!”Happy一听,立马着急泪下,趴到我身边大哭。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尽管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再也看不到我,但是你会感觉到我在安静地陪伴你,未曾远离你,我永远爱着你啊!”我抱着他微笑着说。

虽然,Happy并没有很懂我说的话,但至少看出他没有那么害怕了,渐渐的停止了哭泣,在我的臂弯里甜甜睡去。

3、巧用绘本传感情,将教育故事化

孩子的早期教育,故事型的表述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所以,Happy三岁半的时候,我开始陪他看绘本图书,向他说明“生命是需要珍惜的”“死亡是无法避免的。”

最近陪Happy读的绘本是《天蓝色的彼岸》: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亲人,却不知如何传达,直到他碰上幽灵阿瑟,带着他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

Happy并不懂得文本蕴含的道理,所以,我给他讲解,让他感受到,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同时,也希望让他懂得要爱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4、感同身受,比语言来得更形象丰富

三个月前,Happy的姥爷去世了,家里的亲人都劝我别让Happy参加葬礼,怕会吓到他。不过我觉得,虽然他还很小,但需要近距离体验的机会,他需要这个机会与亲人告别,理解死亡的意义。

Happy那天全程参与了葬礼,一开始,他有些害怕。

我抱着他,让他将鲜花瓣撒在姥爷的床上,含泪跟他说“Happy跟姥爷说再见,姥爷去世了,跟多多一样,你再也见不到他了。”

Happy点了点头,小手摇了摇,朝姥爷做出了“再见”的动作。

对Happy来说,这次经历的感受,比失去一条金鱼来得更强烈,他目睹了亲人们面对死亡时如何宣泄悲伤,如何进行告别,如何接受失去。

所以,当他看到姥姥坐在一旁流泪时,他走过去抱抱了姥姥,那句“姥姥不哭 ”瞬间让我感动泪奔,也让我明白一直以来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有用的。

结语

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我没有刻意回避,而是把它接纳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来说,失去一块石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可能会伤心好久。

所以,妈妈们和孩子谈死亡的话题时,要让他们知道,在痛苦或难过面前,我们可以彼此依靠,彼此倾吐悲伤,给予孩子安全感。

小编有话说:

看了这位妈妈给孩子诠释“死亡”含义,我很佩服。但是我还是想要补充一点,孩子的对于死亡的理解很简单,但是,如果在早期父母给予他们正解,那么在未来,真的遇到那么一天,他们面对死亡的心境肯定与从未知道死亡为何物的孩子要坦然,坚强的多。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news/jiaodian/40253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