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上海科技馆调整临展计划(科技馆临展实施方案)

来源: 最后更新:22-06-30 01:38:24

导读:随着疫情持续向好,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已恢复对外开放。

  延长展期

  上海科技馆

  我和我的祖国

  展览时间:1月8日至6月3日

  展览地点:科技馆二楼特展厅

  展览介绍: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和我的祖国”大型主题展览,聚焦坚守平凡岗位爱国奉献的中国平凡英雄,以及中国的大好河山与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来的伟大成就,运用新华社的丰富的内容资源,以高科技手段予以呈现,突出互动性、思想性和科技感,努力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成为广大青少年生动形象而深刻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上海科技馆:》》优惠购票入口

  百鼠闹春——2020鼠年生肖特展

  展览时间:1月11日至6月7日

  展览地点:科技馆一楼球厅

  展览简介:

  鼠,看似自然界最卑微的物种,却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我们创造着无数的欢笑与感动,也是人类文学和艺术的灵感之源。展览以“百鼠闹春”为题,从文化、科学、民俗等多元视角共同探讨、诠释鼠以及其家族成员的多重属性,分别以“文化中的鼠形象”、“科学中的鼠形象”、“欢乐‘鼠’不清”等板块内容,全方位带领观者走进奇妙鼠世界,了解鼠和鼠类朋友圈,看它们如何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兽中一族。

  鲸奇世界

  展览时间:1月18日至6月28日

  展览地点:科技馆B楼球厅+临展2厅简介

  展览介绍:

  “鲸奇世界”原创展览由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极展蜂米展示服务中心承办,大连鸿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展览包括“大鱼传说”、“生存智慧”和“生态保护”三部分,分别从文化角度,呈现人类与鲸之间亘古以来的关联;从生物学角度,探索鲸的演化历程、生理习性与生存智慧;从生态学角度,关注鲸的生态保护,倡导公众保护海洋、江河,呵护水中精灵。展览通过14件标本、42件模型、5件机电互动展项、12件多媒体互动展项,以及科学绘画和艺术装置,体现科学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还有6 件可触摸、可聆听、可嗅闻的展项配有盲文说明,为视障人士提供专属体验。

  备注目前配套教育活动已暂停。

  上海自然博物馆

  “醉美江南”黄酒螃蟹主题科普展

  展览时间:1月16至5月13

  展览地点:自博馆B1临展厅简介

  展览介绍:

  展览由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主办,上海科技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和绍兴科技馆承办,聚焦于长三角地区的标志性产物——黄酒和螃蟹,分为“觅”、“识”、“品”、“思”四大主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示了酒和蟹在江南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在近700平米的空间内,观众将通过沉浸式环境、标本、多媒体、照片、互动模型、大型游戏装置等展品展项,了解酒与蟹背后所蕴涵的科学知识,了解多彩文明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备注疫情期间,该展览部分互动展品和配套教育活动将停止对外开放,具体如下:螃蟹的洄游装置(海洋球)、螃蟹的天敌投影互动、蟹壳画画、大闸蟹回乡记课程。

  即将展出

  上海科技馆

  舞动的幽灵——新冠启示录

  展览时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展览地点:科技馆二楼特展厅简介

  2019年底,新冠(COVID-19)疫情暴发,使公众对病毒这一奇特的生命存在形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病毒是什么?它是如何在自然界形成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病毒引发的危机?展览将以本次疫情作为切入点,从病毒学、传染病学、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引导公众深入了解病毒及其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独特作用,探讨病毒如何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以及人类未来应该如何与病毒共处。

  十二生肖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12月上旬至明年3月上旬

  展览地点:科技馆临展二厅简介

  展览介绍:

  每年的生肖特展一直是上海科技馆的品牌项目,为进一步致力于文化、科技、艺术的融合,展现我馆传递中华优秀文化和科普创新的新视角,全新创意策划的“十二生肖”特展不同于以往每年聚焦当年一种生肖的策划手法,将从全新的视角全面解读“十二生肖”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强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同时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上海自然博物馆

  日月魅影—日食特展(暂定名)

  展览时间:6月上旬至9月上旬

  展览地点:自博馆B1临展厅简介

  展览介绍:

  日食,地球上可见的壮观天象,2020年上半年我国将会发生日环食,而下半年南半球将有一次日全食现象。展览通过中国传统故事引入,首先带领观众领略日食现象的壮观,再从人与自然关系着手了解日食观测的历史进程及技术进步,科普正确观测日食的方法,认识日食现象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同时运用实物、照片、视频等材料展现日食予我们生活的影响,最终以实际动手制作观测工具结尾供观众参与体验。

  参观贴士

  1、开放时间为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除国定假日外)。

  2、两馆客流将实行严格的限流措施,瞬时承载量和单日最大承载量均调整为原定的30%,即:上海科技馆瞬时承载量为4050人,单日最大承载量9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馆瞬时承载量为1770人,单日最大承载量4779人。

  3、两馆目前暂停团队接待和会员办理,散客购票实行实名制全网售,观众可提前7日(含当天),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及同程网、携程网、驴妈妈旅游网等线上售票平台购票。

  4、两馆影院、剧场、教育活动区、餐厅等区域暂不开放,暂时取消全程及区域讲解、教育活动等。

  5、参观当日,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携带有效身份证原件,自觉出示随申码“绿码”,现场排队请保持一米间隔,请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测量体温、查验随申码、安检后入馆。如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馆。

  6、参观期间,为保障观众健康安全,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5米以上间隔距离,避免封闭场所人员聚集,做好个人清洁和防护,文明参观。部分与观众密切接触或容易产生人员聚集的展品展项暂不开放,部分展项展区减少参与人员数量。

  7、相关信息变动更新,请关注两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参观期间,如身体不适,请及时与馆方联系:68622000。

标签: 上海  科技馆  日食  承载量  互动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lvyou/gonglve/1217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