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粟子吃多了肚子疼怎么办(栗子吃多了肚子疼怎么办)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3 08:25:25

导读:栗子也叫板栗,是一种常见的坚果,富含淀粉、糖分,吃起来非常粉糯,但是任何食物都要适量,一些人吃多了栗子就会有肚子疼的情况,那么栗子吃多了肚子疼怎么办被?

栗子也叫板栗,是一种常见的坚果,富含淀粉、糖分,吃起来非常粉糯,但是任何食物都要适量,一些人吃多了栗子就会有肚子疼的情况,那么栗子吃多了肚子疼怎么办被?

粟子吃多了肚子疼怎么办

栗子含有大量淀粉,而且相对坚硬。如果你吃得太多,它会导致大量胃酸分泌,引起一些胃痛、不适和胃痛。如果同时存在一些慢性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症,胃痛和不适会更加明显,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或者保护胃粘膜的药进行治疗。

也可以适当的到户外运动,有利于促进胃肠道的吸收,适当的喝一些萝卜汁,有润肠通便帮助大肠排气的作用。

栗子吃多了的后果

导致胀气

板栗是我国最早食用的坚果之一,其肉质细密,香甜可口,非常受欢迎,但是板栗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鲜板栗淀粉含量约占总物质的40%,干板栗高达77%,人体如果摄入过多的板栗,其中的淀粉无法及时被肠胃所吸收,就会被肠道的产气菌所消化分解,在肠道内发酵产气,从而导致胀气等消化不良的情况发生。

补救办法:

食用板栗而导致胀气后,就暂时不要进食,然后多走动,并且用手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尽快帮助食物消化,促进排气。

造成便秘

板栗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它与一些蔬菜中的纤维素不一样,属于不可消化性的纤维素,人体适量食用可以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食用过多的话,大量的纤维素停留在肠道内,无法及时排出,反而会导致肠胃蠕动困难,再加上淀粉的产气作用,很容易引起便秘症状。

补救办法:

如果吃板栗出现了便秘症状,建议可以多喝温水、酸奶或者多吃香蕉、苹果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可以帮助润泽肠道,增加肠道的滑利性,促进食物排出,缓解便秘症状。

引起上火

板栗是一种温性食物,适量食用可以帮助补充人体营养,养胃健脾,但是如果食用过多的话,则可能会加剧人体内的燥热之气,从而引起上火反应,常见症状有:咽干口燥、咽喉疼痛等,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口角生疮、口腔溃疡等。

补救办法:

食用板栗出现上火症状后,可以多喝一些水以补充人体内的水分,缓解燥热之气,或者可以吃一些凉性的水果或者蔬菜以改善不适,如:西瓜、山竹、苦瓜、冬瓜等。

导致长胖

因为板栗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高,因此其热量也是比较高的,每100克的鲜板栗中所含的热量约为188大卡,100克炒板栗的热量更是高达214大卡,比100克米饭的热量还要高很多,如果经常食用过多的板栗的话,就很容易导致长胖,影响身材。

补救办法:

食用板栗后饱腹感会增强,要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且减少板栗的食用量,如果不是长期过多食用的话,一般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导致长胖的。

血糖升高

很多人觉得板栗不是很甜,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板栗虽然甜度不高,但是其中含有的淀粉含量高,而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糖分,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是一种升糖指数比较高的坚果,长期过多食用的话,可能会对人体的血糖水平造成影响,对健康不利,血糖偏高者更是要慎吃。

补救办法:

如果不是长期过多的食用的,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不需要过于担心,平时吃板栗的时候减少食用量,并且控制其他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即可。

一次吃多少板栗合适

板栗虽然口感好,且富含营养,但是为了避免引起不适,最好是不要过多食用,建议一次吃6-7颗板栗即可,最好不要超过10颗,肠胃功能较弱的老人或儿童更是要减少食用量。

吃栗子的好处有哪些

1、增强身体素质

板栗是一种高营养食材,人们食用板栗后能把它含有植物蛋白和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尽快吸收和利用,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并能增强身体多个器官的功能,这种情况下人类身体素质就会明显增强身体的健康水平也会明显提高。

2、强壮筋骨

板栗是一种能入肾经的健康食材,而从中医的角度看肾主筋骨,所以肾功能提高以后,人体筋骨健康水平也会明显提高,平时人们出现肾虚或肾功能减退以及腰膝酸软和头晕目眩等不良症状时,多吃些板栗还能让这些症状慢慢消失。

标签: 粟子吃多了肚子疼怎么办  栗子吃多了的后果  疾病预防  肚子疼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jiankang/cjjb/1014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