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说产痛是对产妇好这是丧尽天良,明明能减轻痛苦凭什么还要女人多承受?

来源: 最后更新:22-04-19 03:01:23

导读: 菌嫂昨晚下楼买葱,路过小区的广场,刚好听到一个跳广场舞的大娘和抱着小孩儿的大娘闲聊:“我家那个马上

菌嫂昨晚下楼买葱,路过小区的广场,刚好听到一个跳广场舞的大娘和抱着小孩儿的大娘闲聊:“我家那个马上要生了,不肯顺,说是怕痛,我整天劝都说不听!”

--“现在的小年轻呀,一点痛就嗷嗷叫,我们那个时候再痛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可不是,谁生孩子不痛呢,痛一痛也不会怎样,有些人真是娇气。”

菌嫂愤然地和我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女人生孩子就应该疼,必须得受这份罪,不疼不正常?怕疼还要被说!”我从医生的角度安慰了半天,才平息她的不满。

考虑良久,决定把劝慰菌嫂的那段话整理成文,和即将临盆的妈妈们分享一下。

首先,顺产VS剖宫产,能顺就不剖。

顺产

孩子在产道时皮肤感觉、压迫感觉、运动感觉、温度的感觉,都会对ta的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这实际上就是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的第一课。

剖宫产

剖宫产的孩子有可能出现神经方面的问题,如患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症,比阴道分娩出生的孩子要多,这些孩子在语言与动手的能力方面不平衡发育的也多。

加上女性剖宫产后月经不调和宫外孕的发生率、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和贫血的发生率都比阴道分娩者多。因此更多的妈妈们也会选择顺产,但顺产不代表你必须接受所有的分娩疼痛。

其次,关于顺产时的分娩镇痛。

早在1992年,美国妇产科学院分娩镇痛委员会就提出:

分娩导致许多妇女剧烈的痛楚,而这种痛苦往往被人们视为正常的过程而忽略,产妇剧烈疼痛的经历理应引起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重视。

也就是说,顺产经历的痛苦给女性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不能因为传统意义上生育是女性的本能就忽略孕妈受的这些苦!

产痛,是绝大多数女性一生中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二位。

长时间而剧烈的产痛,会使孕妈在产房中失去自控,甚至失去自尊:

? 当孕妈被推进待产室,紧张地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一阵阵地疼,如果说痛经的疼是在床上打滚,那么初期的阵痛是可以忍忍程度而已。

? 如果生产之前吃得太饱,还可能会呕吐。要知道所有爱美的女人连身上有火锅味都难以忍受,会清洗以保持洁净。但生孩子时,整个人被呕吐物、眼泪鼻涕甚至用力时的屎尿包围,以前那个清爽灵动的小公主、冷女王瞬间变得蓬头垢面、不忍直视,丝毫无形象可言。

? 孕妈身边围绕着陌生人和冰冷的工具,自己光着下半身,腹部时不时被人按压,下体时不时被接触。巨大的羞耻感、非常人能忍的疼痛会淹没孕妈所有的感官,痛得让人不生了,这辈子都不想生了。

每个顺产妈妈都要经历这些,紧张又无比慌张,明知疼痛难忍却要竭尽全力。看着这样努力付出的孕妈,所有产科医生都会思考:

因为惧怕疼痛,那些在无法提供分娩镇痛技术医院的孕妈,剖宫产只好成为唯一选择,此时,对想顺产的孕妈来说,“分娩镇痛”显得如此的重要!

分娩镇痛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痛分娩”。

如果说分娩带给孕妈的是新生的喜悦,那么镇痛就是作为人的重生,避免孕妈因疼痛丧失自尊。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分娩镇痛视为一种女性的权利。早在2004年,意大利下议院以21票对3票通过决议,为女性引入免费的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

ps: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通过阻断伤害刺激的传入和交感神经的传出,减少产妇体中茶酚胺、皮质醇等物质的释放,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胎儿缺氧及新生儿窒息,更有益于母婴的生理健康。

十月菌在想是不是愿意顺产的孕妈们,也都一边惧怕着分娩的痛苦纠结要不要剖,一边又期望自己能顺产、快快地生下孩子。医学技术发展到现在,是可以实现分娩镇痛,并不会要孕妈去完全承受所有的痛苦,这样一来,你对顺产的信心是否多一些了呢?

总之,分娩镇痛是孕妈、胎儿应享有的权利。

分娩镇痛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女性在人类自身生产中承担了大多数责任,孕妈在分娩过程中的感受、权利和幸福都应该得到医师和全社会的关注。每一位孕妈分娩过程是否痛苦,反应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作为医务人员,更有责任、有义务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女性减轻分娩痛苦,让每一位母亲真正享受分娩得子的喜悦和快乐。分娩是繁衍后代的必经之路,每个孕妈都有权享受安全、幸福的分娩镇痛服务,胎儿有权在宫内到宫外的“旅途中”受到保护和善待。分娩镇痛,它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是一种生育文明。

标签: 疼痛  女性  痛苦  产妇  发生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fenmian/zhunbei/107.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