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女性气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如何调理?

来源: 最后更新:23-02-28 12:04:17

导读: 女性气血不足很常见,都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在我国的中医的理论中,水做的女子经、孕、产、乳的

女性气血不足很常见,都有哪些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在我国的中医的理论中,水做的女子经、孕、产、乳的生理活动均已血为用又须耗血,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的重要病机。

女性的气血不足在中医的理论里没有相应的术语,和其相似的医学术语是“气虚”和“血虚”。

气虚是指气的不足及由此引起的气的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就像“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一样,气虚的女性素体虚弱,或劳倦伤气,或久病大病正气受损,或肺、脾、肾的功能失常,影响气的生成,发生妇科疾病。

比如肺气虚,容易出现经行感冒(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感冒症状,经后逐渐缓解者,称之经行感冒)、产后自汗、产后发热;中气虚或肾气虚,均可致冲任不固,发生月经先期(月经频发,月经周期小于21天)、月经过多(月经量大于80ml)、崩漏(是指女性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胎漏(指妊娠之后,阴道不时少量出血,点滴不止,或时有时无而不伴有小腹疼痛者而言)、乳汁自出。

血虚是指阴血不足,血的营养与滋润功能不足的病理状态。各种原因导致的血虚,可发生月经后期(月经稀发,月经周期大于35天)、月经过少(月经量小于5ml)、闭经(原发性闭经指年龄>13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者年龄>15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妊娠腹痛、胎动不安(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滑胎(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中医称为“滑胎”)、胎萎不长(是指妊娠腹形小于相应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亦称胎不长、妊娠胎萎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胎儿生长受限)、产后缺乳、产后身痛、产后血劳、不孕症。

女性出现了气血不足,甚至出现了气血双虚,如果有伴随的原发病比如月经过多、月经过少、胎动不安、滑胎等,就需要医生治疗原发病。

在生活方面的调护如下:

1、 情志调护与康复:

通过调节情志的方法使气血两虚的女性去掉一切忧思忧虑,舒畅心情,常用的方法有音乐法、开心怡神、静养、语言开导、以情胜情、移情变气等。

2、 生活起居的调护:

如因感受寒邪而导致痛经、闭经、月经过少、妊娠腹痛等,调护宜温,以厚衣、热食、温床、暖室调护。

比如痛经,就可以在腹部放个热水袋,同时忌食生冷瓜果和冷饮。

3、 运动起来,“动则升阳”

活动起来气血运行加快,阳气外彰,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是保障女性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

4、节房事

月经期:从生理角度看,月经期宫颈口较松,内膜剥脱后存在创面,性生活易增加生殖道感染的机会。其次,性生活会使盆腔充血加重,可能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或腰酸腹胀等不适症状。

但是,在女方经血很少时,若无明显妇科炎症,男方用避孕套,双方注意性生活前后卫生,则并非严格禁忌。

患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者,气血耗伤,行房事可加重月经病,故建议禁止房事。

妊娠期:《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中明确规定:妊娠初3个月应避免性生活,因此时胎盘尚未形成,胚胎发育还不稳固,性冲动引起的盆腔充血、子宫收缩,有可能导致流产。妊娠末3个月必须严禁性生活以预防早产、胎膜早破、继发出血、感染等。

但是查阅最新版本的《威廉姆斯产科学》,明确说明对于健康孕妇,性生活是没有禁忌的。

但小编认为,妊娠初3个月和妊娠末3个月还是建议避免性生活。

除此以外,妊娠腹痛、漏胎、胎动不安、妊娠恶阻及其他属于气血虚弱的妊娠疾病者均需禁房事。

妊娠中3个月性生活不属绝对禁忌,但应有节制,并注意腹部避免受压。

产褥期:分娩后生殖器一般需6~8周才能复旧,产后至少8周内应严禁性生活,如恶露未尽更应延迟。

5、饮食

备孕女性应该这样吃!

气血虚弱引起月经过少、痛经、闭经、妊娠腹痛、产后腹痛、恶露不下、缺乳、产后血晕者及妇产科手术后,宜多食健脾生血滋补的食物,比如鸡、鸭、鱼、瘦肉、蛋类、红枣、赤豆、红花生、龙眼肉、山药、莲子、乳类,适量吃当归生姜羊肉汤、鲤鱼、猪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生冷。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eiyun/byzn/1571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