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我国兽药产业概况、政策与趋势 中国兽药产业发展报告

来源: 最后更新:22-06-25 03:40:37

导读:养猪行情:根据2014年行业统计,我国兽药生产企业1809家,从业人员约16.46万人,兽药经营企业10余万家,兽药年产值439.55亿元,销售额406.76亿元,毛利127.33亿元,平均毛利率31.3%。

  一、我国兽药行业发展格局

  根据2014年行业统计,我国兽药生产企业1809家,从业人员约16.46万人,兽药经营企业10余万家,兽药年产值439.55亿元,销售额406.76亿元,毛利127.33亿元,均匀毛利率31.3%。

  其中,生药企业77家,年产值114.37亿元,销售额103.78亿元,毛利60.1亿元,均匀毛利率57.91%,从业人员2.01万人,年销量1516.64亿头份(亿羽份)/亿毫升。其中:猪用生物制品80种,销售额48.76亿元,占销售额46.99%;禽用生物制品171种,销售额36.69亿元,占销售额35.35%;牛、羊用生物制品36种,销量28.67亿头份/亿毫升,销售额15.14亿元。猪用强制免疫疫苗销售额34.89亿元,占猪用疫苗71.55%。禽用强制免疫疫苗销售额8.93亿元,占禽用疫苗24.34%。

  兽药企业中,化药(中药)企业1524家,年产值325.18亿元,销售额302.98亿元,毛利67.23亿元,均匀毛利率为22.19%,从业人员14.45万人。

  1、兽用原料药

  原料药销售额89.26亿元。主要产品包括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硫酸黏菌素、恩诺沙星、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磺胺氯吡嗪钠、环丙氨嗪等。

  化药制剂销售额169.96 亿元,占化药总销售额56.1%。

  化药制剂包括抗微生物药123.26亿元,占比化药制剂市场份额72.52%,主要品种包括:氟苯尼考粉、硫酸黏菌素预混剂、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氟苯尼考注射液、杆菌肽锌预混剂等。抗寄生虫药17.25亿元,占化药制剂市场份额10.15%,主要品种包括,莫能菌素预混剂、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伊维菌素注射液、盐霉素预混剂、磺胺喹噁啉钠可溶性等。水产药销售额8.9亿元,占化药制剂市场份额5.24%,主要产品包括:聚维酮碘溶液、恩诺沙星粉、苯扎溴铵溶液、重合碘溶液、溴氯海因粉等。消毒药销售额8.9亿元,占化药制剂市场份额5.24%,主要产品包括:聚维酮碘溶液、二氯异氰脲酸钠粉、稀戊二醛溶液、三氯异氰脲酸、重合酚等。

  2、中兽药

  中兽药销售额43.76亿元,占化药总销售额的14.44%,毛利3.66亿元。

  3、我国兽药进出口情况

  2014年我国进口兽药销售额13.34亿元。其中:生物制品7.76亿元,占进口总额的58.17%。

  2006年~2009年进口生物制品销售额逐年上升,2010年~2014年呈上下波动趋势。

  4、我国兽药研制情况

  2014年我国兽药研制资金投入27.28亿元,占兽药产业总销售收入的6.71%。其中:生药研制资金投入8.43亿元,占生药企业总销售收入的8.12%。在集体趋势方面,我们可以看见,其增幅较大。

  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我国兽药研制的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金投入增幅显然;二是新药数量呈增添态势;三是中兽药投入比例加大。

  我国兽药研制资金投入向来在提高,其中,生药研制投入比较大,从2008年的2.51亿元,占销售额的5.71%,到2014年的8.43亿元,占年总销售额的8.12%,上升幅度较大,说明兽用生物制品器重研制,投资归报率也比较高。

  研制成绩方面,生物制品新药总数逐年上升,2011年最多。化药研制新产品也是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说,化药的投入和占比比生药稍低。此外,中兽药研制的投入比例加大,尤其是2014年,占到将近20%,但总体来说产品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

  目前我国兽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士大业结构不合理,数量多、规模小。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抗菌药使用对象以食品动物为主,制剂工艺总体水平不高,其中中药粉散剂、化药粉剂和口服液为企业主打产品,目前兽药出口主要是原料药,制剂出口有一定难度。三是产能严重过剩,化学药品产能利用率30%~40%,造成资源浪费。此外,我国兽药研制工艺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在稳定性、疗效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国内新药研制虽取得踊跃发展,但应加大一二类新兽药研制力度,以此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行业发展。

  二、兽药行业监管政策及未来动向

  兽药质量直接关系动物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兽药自20世纪80年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现行《兽药管理条例》从兽药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均作出相关规定。在兽药生产方面,实施了兽药GMP制度、兽药生产允许证审批制度、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核发制度和兽药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审批制度、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制度、新兽药监测期制度等等。在兽药经营方面,实施了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制度、兽药经营允许证审批制度、兽药广告审批制度。在兽药使用方面,实施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制度、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兽药休药期制度、兽药使用记录制度、兽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兽药国家标准和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还有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工作。在兽药进口方面,实施了进口兽药注册审批制度、进口兽药通关单制度、进口兽用生物制品报验制度等。

  近年来,农业部加大兽药管控力度。一是提高了文号申报门槛。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主意》中规定,申报需要进行等效试验,提供详尽的药学资料等。二是加快兽药安全评价进程。2015年农业部发文停用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等4种人畜共用品种,旨在防御耐药性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组织开展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修订工作,有机胂、喹乙醇等品种已纳入评价范畴。三是严厉兽药审批。农业部发布2223号公告,明确新兽药与残留限量标准、残留检测主意关联审批。发布兽药GCP、兽药GLP,从规范实验活动入手,保证兽药实验数据真切、可靠。四是规范兽用诊断制品生产活动,发布兽用诊断制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CP)。五是加大抗菌药管理,发布《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管理五年举动方案(2015年~2019年)。六是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2016年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准备发布,公开红黑榜,实施检打联动。

  下一步,农业部将开展兽药法规、政策的制修订工作,已着手组织修订《兽药管理条例》,启动了兽药GMP、GSP修订工作,进一步规范兽药生产、经营行为。组织制定了《农业部促进兽药产业健康发展指导建议》,有望近期发布。该指导建议断定了兽药行业发展政策导向,并就行业内比较关注的兽药营销模式、兽药电子商务、网上销售兽药等方面也予以高度关注和政策措施上考虑。

  三、兽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兽药产业趋势需求平衡,生药销量稳步增添(年递增6亿元~9亿元);中药基本持平,年均40多亿元;化药持续走低,尤其是抗菌药销量持续下降,年递减5亿元。

  目前,全球动保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随着动物产品需求的增添,动保市场呈现上升态势。新型动物专用抗菌药市场前景开阔,高品质疫苗占有量不断加大,尤其是猪、禽疫苗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动物养殖用抗生素引发的残留、耐药性问题,给中兽药研制与推广应用带来发展机遇。宠物药未来市场处于发展态势。

  从国际动保市场来看,猪用兽药占比18.8%、家禽占比11.7%、牛和小反刍动物占比29.3%,伴侣动物占比40.3%。目前我国宠物用药研制滞后,品种偏少,质量偏低,导致国内高端宠物医院大多使用进口产品。

  兽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需要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兼并重组、提升质量上做好文章;维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扩大产蒲狯口;开辟宠物药、水产药、经济动物用药,满意临床需求;加大兽药产品研制力度,其中,兽用生化产品和中兽药有望成为行业未来增长点。

  动保产业将陷入升级变革元年

  近10年来,我国动保行业增长速度迅猛,年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100亿元增至2015年约400亿元,年重合增长率接近20%。养殖规模化和食品安全意识提高等将潞傍推动行业保持较高速增长。

  养殖业重苏带动动保新发展

  2015年起,生猪行业景气逐渐重苏,生猪均价从12元/公斤上涨至今约18元/公斤,增幅约50%。此前三年的持续亏损,使得8月以来猪价的见顶归落严重影响养殖户母猪补栏踊跃性,补栏量始终低于自然淘汰量。2015年1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潞傍下降0.7%,减少26.8万头,同比下降11.4%,达到3798万头。能繁母猪是生猪的产能,持续下降的能繁母猪将推动猪肉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预计2016年猪价有望创新高,且在高位维持较长光阴。

  禽链方面,国内白羽祖代鸡引种所有依赖于进口。2013年是我国祖代鸡引种高峰,引种量达到150万套。2014年,白羽肉鸡联盟行业自律,缩减引种量,但全年集体依然偏高。因2015年1月份美国禽流感疫情,2015年是国内祖代引种加速减少的一年。随着美国、法国禽流感的再次爆发,使得国内祖代鸡的引种进一步受限。预计2016年引种量潞傍下降,祖代引种量的下降,导致行业去产能加速。预计产能去化被动加速中,禽链将在2016年~2017年持续重苏。

  动保行业是典型的养殖后周期行业。动保行业的盈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场(户)的养殖效益和养殖规模。随着养殖行情好转,养殖户对于动保产品的价格具有更高的承受力,动保企业将会受益行业景气重苏,2016年动保行业将迎来发展春天。

  动保产业将陷入新元年

  行业变革之一:招采体制变革,预计2016年猪瘟、蓝耳病市场化改革将落地。

  目前我国主要的强制免疫招标的疫苗有四种: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和猪瘟。我国强制免疫疫苗虽然充沛体现了国家政策对畜牧业的搀扶,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是强制免疫疫苗也有不少弊端:如强制免疫疫苗价格持续降低,使得生产企业利润减少,产品品质无法保障;规模化养殖户对防疫更加器重,强制疫苗无法满意需求,从而造成浪费等。

  行业变革之二:企业将纷纷转型“动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竞争将取代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

  动保行业的下游主要是养殖企业,养殖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辨辞能力。而另一方面,动保行业产能过剩,动保企业竞争加剧。目前大型企业已经先知先觉,开始提供“动物保健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普遍知识,指导他们在动物不同的生长期间用药情况,动保企业间服务竞争将逐渐取代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方式。

  行业变革三:行业集中度将提升,整合并购加速。

  我国目前有约100家企业从事动物疫苗的生产,有上千家企业从事兽药行业的生产。当前动保行业濒临行业整合,行业中赢利1亿元以上的不超过20家,至少一半的企业仅处于盈亏平衡点,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行业低品质疫苗产能过剩,由于政府招标采购主要打价格战,造成大多数企业工作重心放在公关上,而非研制上。随着饲养向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疫苗的使用量越来越高,并且对质量请求提高,预计行业龙头企业的份额将越来越大,研制能力成为行业内制胜的法宝。另一方面,动保行业研制新品、工艺提升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从国外动保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产业整合并购士大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国内动保产业将逐渐陷入整合发展期。

标签: 兽药  政策  发展趋势  养猪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32242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