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红外线报警器分类介绍 红外线报警器分类介绍图

来源: 最后更新:24-05-22 04:47:27

导读:红外线是一种我们我们看不到物质,当有异物触碰到红外线时,探头就会出现异常,从而报警,那么红外线报警器有哪些种类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外线是一种我们我们看不到物质,当有异物触碰到红外线时,探头就会出现异常,从而报警,那么红外线报警器分类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红外线报警器相关知识吧!

红外线报警器由报警主机和红外探测器组成,是一种通过对红外线的探测或接收来判断是否有人侵入的仪器,是目前防盗报警行业运用*广泛的产品,可分为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和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

红外线报警器分类介绍

红外线报警器

一、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构成。其中,发射机包括电源、发光源、光学系统等组成部分,在电源的作用下,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束,经光学系统作用变成平行光发射出去。接收机包括光学系统、放大器、光学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等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发射机发射出的红外线,并经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信号处理器分析处理后传给报警控制器。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就是利用发射机发射红外线,而接收机接收红外线来工作的。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形成了一条红外警戒线,在正常情况下,发射机发射红外线,而接收机接收到稳定的光信号。而一旦报警器防范区域内有人入侵时,由发射机发射出的红外线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接收到的不再是稳定的光信号,而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经分析处理后传送至报警控制器,使之发出报警信号。

红外线报警器分类介绍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具有很远的防范距离,是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防范距离的十几倍,目前已有广泛应用。

二、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根据对外界红外能量的探测来判断是否有人移动的。人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会释放波长约为10μm的红外线,这种红外能量不同于周围环境中的,一旦报警器在其防范区域内探测到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线,分析处理后便会发出警报信号。

分析处理的过程是酱紫的,人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首先通过菲涅尔滤光片进行增强,增强之后聚集在红外感源(一般采用热释电元件)上,而热释电元件一旦接受到人体红外线,温度便会发生变化,并释放电荷使得电荷不守恒,在电路中一旦检测到这种情况便确定有人入侵,产生报警信号。

红外线报警器分类介绍

被动式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标签: 红外线  报警器  发射机  接收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72646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