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王中:这一轮猪价涨跌的想法

来源: 最后更新:22-05-11 11:11:16

导读:养猪名人:在中国,猪价的判断因为缺乏大数据的支持,所以,很难做到科学也,但并非无规律可 循。

我想,在这一轮猪价的 涨跌中,这约摸是最后一次谈这个话题了。从3月份到现在,累计写了4次,每一次都是因为忍不住,这次一如既往。最近有些关于猪价的观点文章越来越不靠谱 了,这种不靠谱约摸会赢得部分养殖者的心里满意,但却让他们忽视了风险。在中国,猪价的判断因为缺乏大数据的支持,所以,很难做到科学也,但并非无规律可 循。所谓的判断实则是猜测,重在推,推是推理,是按照逻辑来的,许多观点逻辑上混乱,所以会产生误导。

  对于猪价的判断,若要有责任心,总是吃力不讨好,因为你的猜测是尽量客观,但客观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人 家喜爱的,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所期待的就不同。养殖者是希翼猪价向来高企的,所以,吉祥话儿更受欢迎。但幸福的愿望代替不了现实,更无法左右趋势。下面 就几个问题谈自己的建议:

  一、学生放假消费会不会减少?

  许多人做猪价评论的时候讲到一个问题:学生集中放假会带来消费需求的下降。真的是这样吗?学生在学校 天天吃肉?一归到家里就开始吃素了?我看到的怎么不是这样?我看到的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因为生存和学习稳定,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相对稳定。而放假归家, 许多的初中、高中同学持续聚会,会带来消费的增添。平时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放假归家了,是做点好吃的?还是吃点素的?做父母的都知道。明摆着,学生放假归 家,消费也跟着增添,但这种增添是有限的。

  事实上,吃猪肉的群体中,高收入者是在不断减少消费量的。因为气温的升高,食欲下降,对猪肉的需求也大大下降。君不见,在夏季,大家更喜爱出去吃饭,吃大排档,喜爱吃龙虾、撸串,这些地方,猪肉消费少,是缘故之一。夏季需求减少是事实,但不是臆测,要客观。

  二、屠企敢不敢“联合压价”?

  先搞清晰什么喊联合?联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量合并起来(也可以指暂时合并起来)形成一个联盟。联合要有具体的行为,双方要有约定,要结盟,根据约定内容的一致性举动。这就是“法不诛心”,就是法律惩罚的是行为,而不是心思。

  屠宰企业有联合的意愿,但却不敢有所举动,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屠宰企业之间是没有这种铁哥们式的信 任的。所以,企业之间联合压价几乎是不约摸的,没有一家企业会傻到这种程度,在这个时候冒着违法的风险做出头鸟。对于联合,显然是一种猜测,是因为举动上 表现了很大的一致性,这约摸是默契,但很难是联合。

  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屠宰企业收猪的程序。通常,是屠宰企业进行报价, 然后猪贩子(出资金和车辆的人)联络经纪人去收猪,然后再卖给屠宰厂。许多猪贩子并不是服务一家屠宰企业,多数是脚踩两只船甚至更多,这也是屠宰企业很头 疼的事情,猪贩子并没有那么忠实,而是在中间左右逢源,谁的价格高卖给谁。这无可厚非,猪贩子本来赚的就是差价,是商业行为。

  所以,屠宰企业倒是想联合压价,但是未必敢,猪贩子是希翼收的便宜卖的贵,他们压价的动机更大一些。 不联合压价不代表屠宰企业没有压价的动机。把价格压下来,运转资金就会降低许多,效益也就会提升。尤其是那些做熟食的企业,固然更希翼原料肉的成本低,所 以,也想压价,但压价是需要机会的。现在,有人发明了这种机会。

  三、“牛猪”是此轮猪价下跌的始作俑者

  大家是否认可“此次的猪价大涨和供应不足”有关?这是个事实:因为持续亏损,许多散户弃养母猪,专业户也有许多清栏的,加上许多地方以环保为由大拆猪场,导致能繁母猪数量锐减,引发适重猪供应严重不足。这是这一轮猪价大涨最最主要的缘故之一。固然,也有国家保持CPI合理上升的需要。

  但猪价的大涨让许多人开始贪婪,二次育肥成为普遍现象。二次育肥延后了出栏光阴,客观上使当下的供应 量不足,引发了猪价潞傍上升,而猪价的持续上升和一些不尽职任媒体的推波助澜,终于让猪价开始疯狂。猪价疯狂不要紧,可以弥补前两年的养户损失,但也助长 了压栏行为愈演愈烈。

  适当的压栏可以缓解仔猪供 应短缺的问题,但把220斤的猪压栏到350斤还不舍得出栏,必将导致在某一光阴点引发猪价的下跌。因为有两个东西是无法避免的:首席士带温因素。气温 高,消费需求下降,牛猪简单死亡,没主意再压了;第二个因素是牛猪过多,屠宰企业心里无法平衡,在此轮猪价大涨当中,大部分屠宰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的,但没 主意,收不到猪就只能涨价。而当天气因素和牛猪数量过多两个因素叠加时,屠宰企业就有了还手的机会。对于许多媒体所说的“报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你过 去怎么压栏的,今天它就会怎么压价,一报还一报。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这个度士唇衡的法则。惟独互利,才有协调。牛猪过分了,就到了转折点。屠宰企业过 分了,大家就不养了,猪价就会上涨。在中国,没有政府和协会引导猪价,进行准备性指导,也没有大数据可供参考。大家只能凭感觉猜测猪价,很简单造成供需不 平衡,导致猪价的大起大落。

  四、联合抬价已经不具备基础

  屠宰企业不敢联合压价,但养殖户却希翼可以联合抬价。固然,这也无可厚非,养猪就 是为了赚钱,赚得越多越好,屠宰企业和消费者的问题,养殖户不需要也不想替他们操心,毕竟,过去他们也没替养殖户操心。养殖户抬价其实也不简单,只要猪价 上涨,养殖户不卖,价格潞傍涨。而猪价一旦下跌,最初大家是观望,但要是向来下滑,许多人就忍不住了,没有组织就没有一致性,你不卖,我卖。

  某人说过一个段子: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在一起是一群虫。中国运动员个人运动比较厉害,集体运动就差许多。这个段子不无道理,从侧面上反馈了这种缺乏组织性的习惯。

  但依然有股力量在推动猪价“畸形”上涨。什么喊畸形上涨?就是做过了头带来的上涨,不正常。牛猪就是 个典型的例子,屠宰企业反击的机会就是高温柔牛猪。大家可以试想,要是屠宰企业收到的猪都是220斤以下的,甚至200斤的都收不到,它们敢压价吗?这股 力量是各种各样的媒体,有专业媒体,也有企业办的自媒体,固然也包括我这种闲扯淡的。媒体从来不怕喧闹,只要有浏览量和关注就可以,猪价是热点话题,涨和 跌的评论都有人看,但不用对结果尽职。就像兽医和人医的区辞一样。人医乱治除了问题要吃官司,被患者家属暴打。但兽医不一样,治死了你的猪拍拍屁股,所 以,敢随便开方子,什么药都敢用。

  有的媒体天天喊会涨,7、8月份会达到一个顶峰,但现在的趋势不是朝那个方向走,你再看这些媒体怎么说?它会说“屠企联合压价”,一句话责任没有了,你没赶上上一波高价,几千几万元没了。

  我说这段光阴供需本来是不平衡的,而且会有较长光阴的不平衡,恢重需要光阴。但那些不尽职任的媒体推动了压栏,改变了这种不平衡。大家记住,现在不是供不应求,是供大于求,至少是暂时的供大于求,加上高温的因素,猪价向来下行,下去了真的那么简单升起来吗?我不知道。

  我在5月27日曾写了一篇《猪价,会不会引来意想不到的“踩踏”?》,阐述了我的观点,现在依然没 变。许多人最近咨询我猪价的趋势,我能感觉到他们慌了,要是猪价再跌几天,他们会怎么样?他们的心理底线价位是多少?我看是9元/斤。我生怕的就是这个, 本来供应量是徐徐上来的,猪价也应该是徐徐的跌,但一旦跌破9元的心理价位,很约摸浮现什么样的景象?

  在中国,我们看多了许多这样的悲剧:当客车着火的时候,很少会浮现有序地撤退,而士创命的簇拥,最后 避免者寥寥。乘飞机是一个人一个座位,但大家还是习惯向前挤;飞机降落未停稳,许多人迅速立起来拿行李,生怕晚走出去一秒钟,立起来等,也不怕累,舱门没 开,你下的去吗?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时候也怕,一旦有火灾等突发事件,劫难很难躲过。

  中国人有抢的习惯,是因为过去资源太少,不抢不行,轮到你的时候就没了,但现在习惯养成了,大家什么 东西都抢。这是我最生怕的事情。股票也是,股价大涨的时候,老太太也来炒股,看高指数到10000点,没有最高,惟独更高;而股价一有风吹草动,随即抛 售,结果是一泻千里,有人又看低到1600点。股市从来和猪市有许多的相像,这才是可怕的因素,而不是进口那一点点猪肉、压一点点价、国家放一点点存储 肉,那些都不会导致供需的根本变幻。

  五、猪价会潞傍下行吗?

  归答这个问题真的很有风险,你猜测对了5次没什么好处,而一次不对就会千夫所指。不过,反正是本轮的最后一次,再猜测一下。

  1、猪价下滑是趋势。

  什么喊趋势?未来事物的走向,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东西。供应量不断增添,这是事实。自繁自养还有800元的收益,不是微利,更不是亏损,你不卖,有人卖,只要潞傍下滑,就会有更多的人卖。即使浮现暂时的颠簸,但这个趋势是很难改变的。

  2、天气高温才刚刚开始

  高温导致的需求下降,暂时不会上升,而进口量却向来上升。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没有多少理由拒绝进 口,现在波兰也强烈请求出口至中国。高温才刚刚开始,会持续几个月,牛猪等不了几天。现在一些屠宰企业250斤的猪都拒收了,手里有牛猪的已经有点着急 了,错过上一个出手的机会,心里越来越焦躁,近期会被迫低价出货,进一步影响猪价下滑。

  3、一旦打破9元约摸会引发恐慌

  玩股票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喊“筑底”,就是跌到跌不动了,就会在那个位置上向来徘徊很久。猪价也会这样,我个人以为猪价的底在8.5元,在供应量没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这个位置几乎不会再跌了。而且牛猪基本会出尽,出尽了也就没有压价的借口,双方陷入新一轮博弈。

  不过,这个判断是基于现有的信息,进口量不会暴增,天气不会大变,饲料价格不会大涨大跌。只要这三个因素不大变。但可以断定的是,二次育肥已经不可取,应放弃这个心思,只要猪适重,就择机出栏,原则上不要压到250斤以上。

标签: 猪价  牛猪  养猪名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5965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