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蜈蚣的生物学特性知识 蜈蚣的特征简单介绍

来源: 最后更新:23-05-07 12:49:17

导读: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整形目的药用动物。别名:百足虫、百脚、金头蜈蚣。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有祛风、镇痉、息风、解毒等药用功效,主治小儿惊痫、中风口

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整形目的药用动物。别名:百足虫、百脚、金头蜈蚣。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有祛风、镇痉、息风、解毒等药用功效,主治小儿惊痫、中风口噤、破伤风、抽搐、痉挛、疔疮、毒蛇咬伤和秃疮等病症。

蜈蚣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主产于广西、湖北、浙江等省。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为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

形态特点:体长6-13厘米,背腹略扁。全身连头部由22个同律体节构成,除头部外,其他各节均有对生的足l对。头部背板略似心脏形,有1对细长分多节的触角。触角基部有4个单眼。口在头前方偏腹面,外围有1对大颚和2对小颚。颚肢和触角呈金红色,自第2背板为墨绿色,最末背板黄褐色,腹板步足为淡黄色,最末步足为棕红色。第1对步足称为颚肢,为镰形的毒颚,它的末端有毒腺开毒颚,它的末端有毒腺开口,内通毒腺(图4)。

生态习性: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单独活动。它虽有8只单眼,但视力弱,尤其是白天视力极差。单独活动时至到触角相碰才绕道而行,各自回避。在晴朗无风的夜晚.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活动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时活动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停止活动;天气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多,气温低的夜晚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6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关系。

蜈蚣钻缝能力很强,能顺利钻过岩石、土坎等的隙穴,并能栖息在这些缝隙之中。

蜈蚣在密度过大或受惊扰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

食性: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其喜食小昆虫类。它以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自己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蜈蚣所食的昆虫有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以及各种蝇类、蜂类,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蜗牛以及比其身体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类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人工饲养时,有的喂给泥鳅、鳝鱼、青蛙、虾、蟹等,但都是要求食物新鲜,稍有腐败即不进食。

繁殖:蜈蚣为卵生。

产卵: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卯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孵化:蜈蚣孵卵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动;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动,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

标签: 蜈蚣  生物学  特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483957.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