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如何及时发现池鱼发病(养鱼生病了怎么办)

来源: 最后更新:23-05-06 08:55:18

导读:鱼生活于水中,患病初期常常不易发现,要及时发现鱼病,必须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鱼类吃食、活动和体色的变化。 (1)吃食健康鱼一般食欲旺盛,投喂食料后通常24小时吃

鱼生活于水中,患病初期常常不易发现,要及时发现鱼病,必须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鱼类吃食、活动和体色的变化。

(1)吃食健康鱼一般食欲旺盛,投喂食料后通常24小时吃完,而且每天食量正常。患病鱼则食欲减退,剩下食料很多或停止吃食。

(2)活动健康鱼常成群游动,活动灵活,一旦受惊,鱼群迅速散开。患病鱼往往是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如细菌性烂鳃、肠炎病病鱼。有的则是急窜狂游或上跳下蹿,如鲺病、中华鱼蚤病、疯狂病等。

(3)体色健康鱼体色鲜艳,富有光泽。患病鱼则背部和头部发黑,如细菌性肠炎病等。有的鱼体发白,如白皮病。有的体表分布白点,如粘孢子虫病或小瓜虫病。也有的肌肉出血发红或红鳍红鳃盖,如出血病。

寄生物入侵鱼体的途径是多样的,常见的途径有:

(1)经口感染寄生物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孢囊等常可随被污染的食物、饵料生物等经口吞食,进入鱼体而感染,称经口感染,如球虫、粘孢子虫、侧殖吸虫、九江头槽绦虫、棘头虫等均可借这种方式侵入鱼体而致病。

(2)经鳃感染鱼鳃是一个独特的器官,鳃部血管丰富,上皮组织叉很薄,寄生虫或感染期幼虫很容易附着在鳃上,并可穿透鳃表皮入侵鱼体。如复口吸虫的尾蚴常通过鱼鳃入侵。

(3)经皮感染寄生虫或其感染期幼虫通过鱼类的皮肤、黏膜和鳍条进入鱼体的,称经皮感染。

标签: 池鱼  标签  发现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480735.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