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猪咬尾原因及预防措施(怎样预防猪咬尾)

来源: 最后更新:22-12-07 08:05:32

导读: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会发生猪咬尾症,而且一旦发生极难以制止,会严重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

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会发生猪咬尾症,而且一旦发生极难以制止,会严重影响到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日常工作出现猪咬尾情况时要要引起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猪咬尾呢?一起来看看吧。

猪咬尾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猪咬尾原因

1、环境原因

当养殖环境过于恶劣,比如猪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粪便未及时处理、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浓度高一级光线过强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猪群的正常休息和采食,使得猪敏感而发生打斗。

2、营养原因

当猪的日粮中缺乏一种或者多种营养时,会引起猪的内分泌和机体代谢失调,出现导致猪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氨基酸缺乏会引起猪的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导致猪兴奋互咬;当缺盐是鹅会加剧咬尾行为;当缺乏矿物质是,猪会出现拱地、互相舔咬而引起咬尾。

猪咬尾原因及预防措施

3、异嗜癖

猪的嗅觉灵敏,而且喜欢舔食血液,这样当一个猪被咬尾后出血时,就会引起其他的猪啃咬,这样当伤口进一步恶化时,就会出现严重尾伤。猪的模仿能力较强,如果没有及时制止这种行为,那么猪群就会模仿,导致咬尾蔓延至整个猪群。

4、受到惊吓

受到惊吓是引起猪咬尾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养殖时分群不合理,造成猪群个体差异较大,这样常常会引起猪群打斗。另外在喂料、转群、称重、免疫接种等工作时方法不当,或者有其他的动物窜入圈舍使猪群受到惊吓,易引起猪发生应激反应,而使猪表现为烦躁不安发生咬斗。

猪咬尾原因及预防措施

二、预防措施

在仔猪出生后及时将其进行断尾和剪牙是预防猪咬尾现象的有效措施,可以选择用断尾钳断尾法将仔猪尾巴的1/3或者1/2剪掉,以不出血为宜防止发生伤口感染。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分群,做到群体大小差不多,同时要注意群体密度,一般仔猪以每群10~20头为宜,育肥猪以6~8头为宜,种公猪以单栏饲养为宜。要注意猪舍温度和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的控制,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以及电机保温御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有毒气体浓度。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要量以及营养的比例也不同,在提供营养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生理需求来确定。

以上猪咬尾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标签: 预防措施  原因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08328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