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临沂儿童接种疫苗规划调整(临沂市儿童疫苗接种预防点)

来源: 最后更新:22-10-08 03:11:29

导读:临沂儿童接种疫苗规划调整: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小于14岁调整为小于18岁;明确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同时还有其他相关调整,详见正文。

  儿童疫苗免疫规划有了新调整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五大变化:

  变化一: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变化二: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变化三: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

  A.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变化四: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

  变化五:2021年版免疫程序建议将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时间从“出生后24小时内”调整为“出生后12小时内”。

  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2000克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接种。

  带孩子打疫苗,这些问题别忽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打疫苗的次数非常多,有些问题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是不容轻视的,需要爸妈仔细了解。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接种疫苗?

  体温超过37.3℃;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贫血等;

  处于疾病急性期,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

  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过敏体质或患哮喘、荨麻疹,且处于过敏发作期;

  患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

  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脑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迟缓;

  防御机能不全,患有免疫缺陷病等。

  带孩子接种疫苗要注意啥?

  携带预防接种证;

  保持孩子接种部位皮肤清洁;

  给孩子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

  如实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

  认真听取医生的口头知情告知或阅读《知情同意书》。

  儿童在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什么?

  留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

  口服减毒活疫苗后,半个小时内不要吃热食或哺乳;

  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感染;

  接种前后几天,不要给孩子吃新的食物品种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宝宝如果24小时内出现38.5℃以下低烧,或伴有轻微烦躁、哭闹、呕吐、腹泻等情况,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一两天后就消失,不必过于担心。家长应给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方面推荐稀饭、面条、鸡蛋羹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去医院:宝宝体温38.5℃以上,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尤其是3个月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或者虽然体温38.5℃以下,但是精神状况差;宝宝出现精神差、排尿减少、脱水、腹痛、严重呕吐腹泻、抽搐、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

标签: 疫苗  免疫  先天性  月龄  小时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techan/833919.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