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五一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安排 合肥四院门诊时间表

来源: 最后更新:22-05-18 12:07:11

导读:节假日期间各亚专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专病门诊、综合门诊均正常开诊。周一至周五晚5:30~8:30开通夜间门诊。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

  2022五一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节假日期间各亚专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专病门诊、综合门诊均正常开诊。周一至周五晚5:30~8:30开通夜间门诊。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

  门诊排班可在医院官微和官网上查看。首诊、复诊均实行全面预约挂号,请提前一天及以上,在健康合肥APP、健康合肥微信公众号或健康合肥支付宝生活号上预约挂号。

  疫情期间,来院就诊者请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详见医院官微发布的最新就诊公告)。

  公益心理援助热线0551-63666903有专业人员全天候值班接听来电。

  4月15日发布的最新就诊公告:

  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患者就医需求及安全,保证日常医疗服务有序开展,现将我院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告知如下:

  一、门诊患者

  1.所有合肥市以外地区患者或者14日内有合肥以外地区旅居史的合肥市患者及陪护,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来我院就诊

  2.进入院区的所有人员需正确佩戴口罩;在各入口处按照要求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行程码;没有手机或其他原因无法提供健康码的人员,请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流行病学史询问,详细填写登记表。所有进入院区的人员均需接受预检分诊的检查,并填写“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告知书”,最后交给接诊医师保管。

  3.我院为精神专科医院,不设发热门诊,如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我院预检分诊点的工作人员将按疫情防控要求引导您到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进行排查,排除新冠疫情感染后方可来院就诊:

  A.来自国家公布的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行程码带“*”号,安康码显示黄码或红码);B.体温≥37.3℃;C.有呼吸道相关症状者;D.近期活动轨迹与确诊患者或密切接触者重合的人员。

  4.门诊实施全面预约挂号制度,非急诊患者预约挂号后按提示时间来院就诊。就诊期间要严格遵循就诊流程,按照指定路线流动,正确佩戴口罩、间隔落座,保持安全排队和社交距离,避免聚集。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挂号后请在签到机进行签到,等待医生叫号后有序进入诊室,陪护人员非必要不进入诊室。

  二、住院患者及陪护

  1.急诊入院患者若安康码出现黄码或红码、或有国内中高风险旅居史时,工作人员将引导到设立发热门诊的医院进行排查,排除新冠疫情感染者后方可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患者无上述情况,但核酸检测结果未出的,医院对其采取边救治边排查,就诊期间对急诊患者进行血常规、胸部CT检查,做好院感防护后,需在家人的陪诊下入住缓冲过渡病房。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转普通病房住院。

  3.对部分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暂时安置于缓冲过渡病房。

  4.住院患者和陪护需提供48小时以内血常规、胸部CT检查及来(返)肥24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的报告,且近14天无中、高风险地区接触史,方可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

  5.封闭病区住院期间,提倡不陪护,因病情需要确需陪护的,应严格执行“一床一陪”制,陪护人员应当相对固定。陪护人员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流调、健康状况和基本信息实名登记。

  6.住院期间一律谢绝探视,病区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除外出检查等特殊情况外,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离开病区。

  7.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均要配合医院实行核酸检测轮检的疫情防控规定。同时在院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鼓励在院期间始终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串病房等。若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请及时告知病房医护人员。

  三、院区内

  1.院区内实行24小时管控,严禁未经消毒处理的快递物品、外卖进入医疗区域。外来维修、送货等人员应相对固定人员,并及时向对应科室办理备案手续。

  2.因我院无发热门诊,请持有黄码或红码的人员、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或有发热的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医院进行排查。

  医院将根据疫情的变化,按照上级防控要求,动态调整防控政策,请持续关注!给您带来不便,敬请理解、支持与配合!

标签: 疫情  的人  门诊  患者  防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techan/20593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