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关于乙肝(关于乙肝病毒感染结果与年龄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 最后更新:23-03-10 11:00:33

导读:  一直以来,慢性乙肝难以治愈,相关医学人士一直致力于慢性乙肝的诊断与治疗,有效控制了其传播,减缓了患者的病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4-5]。但是由于对于慢性乙肝

  一直以来,慢性乙肝难以治愈,相关医学人士一直致力于慢性乙肝的诊断与治疗,有效控制了其传播,减缓了患者的病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4-5]。但是由于对于慢性乙肝缺乏足够的重视,治疗不及时等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不仅直接威胁到患者的肝脏,甚至影响到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6]。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通常是采取药物控制乙型肝炎的发展、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对于乙肝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乙肝的了解、研究和认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乙肝疫苗的注射以及鼓励人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乙肝的感染和传播[7-8]。

  乙肝就是我们医学上所称的乙型慢性肝炎,是由于HBV,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在我国,大概有一亿的乙肝患者以及携带者,但携带者与乙肝患者有所不同。携带者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一直处于正常状态的患者,而乙肝患者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且肝脏出现了异常的患者。那么,乙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肝通过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的。所谓的乙肝临床治愈标准是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长期有效抑制,减轻肝细胞坏死及肝纤维化 ,减少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失代偿、肝癌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减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乙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家族性传播

  我国乙肝患者数量多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家族之间感染所致的,尤其以母婴传播为主。如果母亲患有乙肝,而又怀有胎儿,婴儿在出生后没有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的话,大多都会成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而乙肝患者的精液中也能够检测出乙肝病毒,因此,如果父母任何一方携带有乙肝病毒的话,其孩子也会有很大几率被传染。

  二、免疫力低下者感染病毒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均有机会感染乙肝病毒,并发展成携带者。因此,如果是自身免疫力比较低的,或者正在患病中的患者以及婴幼儿要特别注意不要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医院。因为医院内的病毒细菌是很多的,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感染。

  三、漏诊错诊延误病情所致

  有些时候,患者在初期患上肝病的时候并不明显,如黄疸型肝炎,或者其他的肝炎,容易被误诊漏诊而未能得到很好的诊治,最后就会容易发展成为慢性的肝炎。

  四、既往有其他肝病史的患者

  有很多乙肝患者之前是已经有换过肝病的病症,如酒精肝、脂肪肝、肝炎、血吸虫等。如果这部分患者在康复后或者未完全康复的时候,没有好好进行治疗或者再次感染了乙肝病毒,就很容易会发展成慢性的肝炎。并且,一般治愈时间较长,愈后差。

  五、缺乏预防意识的感染

  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条件限制以及人们的预防意识较差。因此,许多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患者的家属以及孕妇,均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和家属注射乙肝疫苗,导致出现家族感染或者母婴感染的情况。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病毒。表面抗体常在感染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至少已1个月以上,表面抗原转阴6-12个月后表面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常于10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在临床上,乙肝患者的表现通常为乏力、腹胀、肝区疼痛以及肝功能异常。而乙肝患者以及携带者是乙肝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也可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以及皮损的皮肤进行传播。因此,要想有效的预防乙肝,首先要从源头去隔绝乙肝病毒,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来进行预防。有家族病史的应当把乙肝患者的用具与健康人分开,并进行消毒清洁。同时,我们不应当把乙肝携带者与乙肝病人同等看待,应该理性对待乙肝病人及携带者。

  有些人觉得一旦吃上了抗乙肝病毒的药就一辈子不能停药的,所以对吃药比较有抵触的心理。其实乙肝患者也未必一辈子都需要吃药,在达到停药标准之后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停药。不过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没有转阴之前,延长服药时间是能够降低风险的。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停药,由于每个人的具体病情都不一样,需要专业医生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的。

此文来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标签: 疾病  疾病预防  常识  饮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bingbaike/133189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