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阜阳市中小学生作业设置变化

来源: 最后更新:22-09-27 04:26:24

导读: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近日,安徽省教育厅面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家长发布“三封信”,明确将在作业设置、保障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方面加强中小学生减负。

  致全省中小学校的倡议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深入贯彻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安徽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中小学校发出倡议:

  一是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双减”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举措,是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重大变革。坚决拥护、提高站位、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中央及我省“双减”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探索科学有效、多方共赢、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双减”新路径。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育人先育己,爱生如己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做到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坚决筑牢师德师风底线,拒绝有偿家教坚守教育初心,争做“四有”好老师。

  三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统筹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强化作业育人功能。通过设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让作业更精准更有质量,提高学生的成长指数和幸福指数。

  四是丰富课后服务供给。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做优课后服务内容,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获得感。

  五是完善家校对接机制。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运用家长学校、教师大家访、家庭教育微课堂等载体,更新育儿理念,融洽家校氛围,确保家校同心、同向、同行。

  六是提高教学评价质量。努力做到看淡起点、看重过程、看好成长。遵循“零起点”教学,学科类学习任务在校内“一站式”解决,以多元评价引领孩子全面发展。

  致全省中小学校教师的一封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确保“双减”政策要求在安徽省省全面落地生效,希望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做到:

  一、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

  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胸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坚守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深怀仁爱之心,牢记育人使命,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做“双减”工作的忠实拥护者、坚定执行者和模范实践者。

  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增效减负。

  教学质量事关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要强化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支撑,凸显课程育人价值,提升课程育人水平,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力求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大教科研力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推进跨学科主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科学统筹作业总量,合理优化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要有效开展评改反馈,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做到不超标、不超纲、不超前,切实减轻学生作业和考试负担。

  三、提升育人情怀,推进课后服务。

  开展课后服务,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重要环节。要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在合理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实践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要坚持课上课后衔接、校内校外互补、线上线下融通,开发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鼓励挖掘自身特长优势,积极投入到课后服务中去,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提升协同合力,达成目标任务。

  要坚持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善用家长学校、家委会、家校互动平台等渠道,通过家长课程、父母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与学校教育形成同频共振的良性互动。要携手家长共同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要求,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在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劳动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共同达成“双减”目标任务。

  致全省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此,安徽省教育厅向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建议:

  一、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理性规划孩子的未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多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和身心情况,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二、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要科学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引导孩子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如果有放学接孩子难、孩子没地方去等困难,可自愿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后服务。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今年秋季开学起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帮助家长解决难以按时接孩子放学问题,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三、慎重选择校外培训,减轻过重的培训负担

  参加校外培训时,请务必注意“四要”和“四不要”。

  (一)“四要”:

  1.要选择正规机构。要提前查看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选择“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指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

  2.要管控培训时间。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不要报名学科类培训课程,要规划并督促孩子参加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0点30分,参加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3.要主动签订合同。要主动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仔细阅读培训内容、收费退费等条款。

  4.要妥善保管单据。付款后切记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管。

  (二)“四不要”:

  1.不要一次性缴纳大额预收费用。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等,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60课时的费用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2.不要选择师资不合格的培训机构。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教师信息,选择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学科类培训教师,选择具有相应从业资格的非学科类培训教师,不安排孩子参加在职教师进行的校外培训。

  3.不要选择安全无保障的培训机构。要提前查看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选择场地宽敞、房屋结构安全、安全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等有安全保障的培训机构。

  4.不要参加在境外的外籍人员组织的培训。如果安排孩子参加有外籍人员在境内组织的培训,要了解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安排孩子参加外籍人员在境外组织的培训。

标签: 作业  课后  孩子  校外  培训机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74415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