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简介 南京长江路小学对应的中学

来源: 最后更新:22-09-13 01:38:09

导读:长江路小学原名类思小学,是由美国教会办的一所私立小学。成立后曾经几次改名,最后定名为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学校类型:公办小学(重点小学)

  学校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0号

  联系电话:025-84413517

  邮编:210018

  学校官网:http://www.njcx.com/#/webOne/main/index

  学校简介: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创办于1939年9月,原名类思小学,是美国教会资助的一所私立小学。 校史上记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杰出的师生足迹,它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红旗大队。

  1946年11月学校更名为新生小学,目的在于办学要有新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顽强不息的新主人,这是全国人民在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八年蹂躏的痛苦反思而产生的精神渴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当时,校长及全体教师们爱国心切,爱生至诚,竭尽全力为培养民族的下一代而努力,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播,民族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新生小学也获得了真正的新生,在党的领导下,学校越办越好,五年后,成为全市教学质量优异的学校之一,学生全面发展,家长、社会好评不断。

  1955年转为公办,改名为长江路小学。

  1955年,为了使新生小学在全市起到示范作用,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将其改为公立,列为省重点小学,更名为今日的校名——长江路小学,一是因为它地处长江路上,二是希望它能像长江的波涛一样,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1958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小学,学制为5年。

  1954——1966年的十二年间,长江路小学完成了五年制的学制改革试点任务,总结出了有实际意义的宝贵经验,为推动全省教学与学制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一批骨干教师。现在江苏省的首批特级教师王兰、庄杏珍、常静、陈树民都是在当时已经在省内外颇有名气的教师了。他们为长江路小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是长江路小学的宝贵财富。

  1983年11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同志陪同罗马尼亚共青团第一书记一行来校视察,对长小的工作给予赞赏。

  1984年被确立为学制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和9中挂钩进行五四学制的试验,为期10年。

  1984年8月,经市教育局推荐省教育厅批准,长江路小学成为江苏省大改试点学校,与南京九中一起实行“五四学制一条龙”的学制改革试点,取得较大反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了解改革情况;1987年,由于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学校荣获“全国体育传统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并荣获霍英东体育基金奖;三年后,再次荣获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荣获国家体委授予的“雏鹰起飞”表彰,派代表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应邀观看了亚运会。

  1990年,学校领导班子提出和谐教育思想。

  1992年,在区教科所立项,正式开展和谐教育的研究。通过开发一系列活动类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多年来,学校以“和谐教育”为办学特色,引导学生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发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5年挂牌“南京市体操运动学校”,并于当年恢复为六年制。

  从1994——2001八年间,学校的“八五”、“九五”均以和谐教育为主导课题,继承和发展和谐教育思想,从教育的视角,高举“和谐教育”大旗,促进教师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课堂教学入手,紧紧抓住学校的电教媒体教学优势,凸显信息社会教育的鲜明个性,始终站立在教育现代化的前沿,与时俱进,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和谐教育”正在逐渐成为长江路小学的品牌,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营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课程、实施和谐管理、打造和谐文化……让师生在充满智慧的校园中和谐共生。全体师生坚守“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的校训,倡导“和谐 · 卓越”的校风,以著名特级教师王兰、刘军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以“爱职业、爱儿童”为职业精神,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2002年8月,玄武区教育布局调整,邓府巷小学并入长江路小学。

标签: 小学  学校  和谐  学制  长江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61105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