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温州永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实施意见公布

来源: 最后更新:22-09-10 12:12:58

导读:温州永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实施意见公布:要严格控制每天书面作业时间,1-2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7-9年级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近日,永嘉县教育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永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实施意见指出,将通过加强作业管理,使作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建立义务教育学校作业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检查执行机制,能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实施意见对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6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如下:

  1、合理把控作业时间

  要严格控制每天书面作业时间,1-2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7-9年级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各校要建立作业统筹机制,设立作业公示制度,平衡各学科书面作业。严禁布置超越学校规定的时长控制量的课后作业。

  2、严格规范作业来源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水平等多因素来进行作业设计,省编配套作业本是学科作业的主要来源,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在亲身解答、分析比较后,从现有的辅导资料中选编或改编优秀的作业题目作为校本作业或家庭作业。严禁不加选择地以翻印成套试卷或练习册代替作业。

  3、提升作业设计水平

  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关注学教评一致性。作业设计首先要突出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习题及配套作业本中的练习进行适当的整合,确保主客观题共存且比例适当。

  其次作业设计要要注重层次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学习能力进行设计与挑选,在题量与难度方面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可供选择的弹性作业。再次,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克服单一纸笔作业的局限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作业。鼓励设计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

  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随意性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

4、加强作业批改反馈

  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及时地全批全改,学校要改变“有批改无分析”现象,严禁教师对作业只布置不批改、批改方式随意、评价方式单一或评价无针对性,发挥作业的形成性评价功能。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严禁采用对答案、读答案、抄答案等方式讲评作业。

  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和问题,针对学生的错误要追根溯源,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原因,根治错误作业或问题,收集整理错题资源。

  严禁家长或学生代批作业,不得将家长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严禁教师对作业只布置不批改、批改方式随意、评价方式单一或评价无针对性。

  5、推进作业资源建设

  加强作业资源建设。建立素养导向的周末作业、单元作业、寒暑假作业资源,建立和完善作业资源管理制度,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作业资源推送机制和“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6、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建立领导机制。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加强作业管理领导机制和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加强作业管理业务指导机制。进一步强化管理和业务指导,杜绝作业环节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盲区”。

  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应以“控总量、提质量、强能力”为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本校作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务(导)处、年级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在作业管理中的职责。要加强日常检查力度,要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作业展览、问卷调查等途径,对教师布置作业的选题、批改、讲评、反馈等进行综合诊断,确保做到作业减量提质。

  加强校本研修。学校应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提高作业质量的突破口,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将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设计等作为学校教研工作重点,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校本研修。

  推动家校协同。学校要规范设立家长学校,健全日常运行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对学校在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评议,要积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指导家长配合学校落实“双减”各项措施,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标签: 作业  学校  学生  教师  校本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58377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