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金湾区积分入学最新政策 2020年金湾区积分入学分数线

来源: 最后更新:22-07-06 02:30:08

导读:重磅消息!金湾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正式发布!积分项目设置居住年限(或本区内完全产权住宅房产登记年限)、职业资格(或文化程度)、参保年限和加分项目共四大项目。

  珠海市金湾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随迁子女在珠海市金湾区(以下简称本区)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根据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63号)、广东省《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11〕45号)和珠海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珠教〔2016〕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随迁子女,是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持有本区有效期内居住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年龄介于6至18周岁的非珠海市户籍随迁儿童少年。在本区工作、居住的港澳台侨外人员子女以及其他政策性照顾生,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适龄随迁子女,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报名时,可通过积分制方式按有效期内居住证或者完全产权住宅房产的登记地址,申请本区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公办学位。

  报名时,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未持有本区有效期内居住证的,视为无效申请。

  报读小学一年级的须年满6周岁(当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报读初中一年级的须为当年小学应届毕业学生。

  第四条

  积分项目设置居住年限(或本区内完全产权住宅房产登记年限)、职业资格(或文化程度)、参保年限和加分项目共四大项目。具体积分项目及分值详见《珠海市金湾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指标及分值表》。

  第五条

  积分总值为第四条所述各项目得分之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分别计算积分,除房产年限积分外,其他项目积分,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之间不重叠、不重复计分。以总分最高一方的分数为最终积分总值。

  第六条

  每年动态划定积分入学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划定原则:按当年本区各公办学校招生计划总数,在招收本区户籍学生及政策性照顾类学生后,按随迁子女积分从高到低排序,根据剩余学位数来划定。剩余学位录满即止。积分入学录取分数线与达到积分入学录取分数线的随迁子女名单同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随迁子女积分入学采取网上报名、集中受理、职能部门审核、系统自动计算积分、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录取的招生模式。

  文化程度信息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查提供,居住年限及户籍信息由公安部门负责核查提供,社保年限、职业资格信息由人社部门负责核查提供,房产登记信息由不动产登记部门负责核查提供。

  “见义勇为”获奖信息由市公安局核查提供,“道德模范”“珠海好人”获奖信息由市文明办核查提供,“金湾好人”“最美金湾人”和区级“道德模范”获奖信息由区文明办核查提供,区级“十佳志愿者”“优秀志愿者”获奖信息和“星级志愿者”信息由团区委核查提供,“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由区总工会核查提供,“三八红旗手”由区妇联核查提供,“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由区卫生健康局核查提供,“退役军人”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核查提供。

  以上核查信息以当年报名截止日期前为准。

  第八条

  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每年在规定时间内网上集中受理一次。受理时间按当年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秋季招生实施细则执行。申请人可登录“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在线——通知公告”栏http://www.jinwan.gov.cn/zwzx/index.html或关注“金湾教育”微信公众号报名。网上填报信息以当年报名截止日期前所持证件信息为准。

  第九条

  达到积分入学录取分数线的随迁子女名单,由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示5天。公示期间对公示名单有异议的,可向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并递交补充资料,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核查。

  第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公示最终结果,按照“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综合考虑学校布局、招生计划、学区学位、申请人数以及房产或居住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学位。

  第十一条

  随迁子女应于当年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间内,查询学位安排结果,并持户口簿、居住证、房地产权证等相关有效材料原件到拟录取学校现场核对,核对无误后办理入学手续。

  逾期未办理入学手续的,视为放弃积分入学资格,取消其公办学位。凡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其申请积分入学资格;已凭积分入学的,取消其已获得的公办学位。

  第十二条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准,当年小学应届毕业学生报读初中一年级的除外)不得申请积分入学。已取得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籍号,变相留级重复申请学位的,一律取消其申请学位,所造成后果,由其监护人自行承担。

  第十三条

  国家、省、市就随迁子女入学出台新规的,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随迁子女积分入学项目和分值,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符合珠海市政策性照顾生的,按相关文件执行。符合《金湾区产业人才库和产业人才卡管理暂行办法》《金湾区支持开展博士后创新工作暂行办法》《金湾区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暂行办法》申报条件的人员,其子女入学参照珠海市政策性照顾生中“人才子女”类别执行。

  根据《珠海市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管理办法》《珠海市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方向项目实施暂行办法》,获得珠海市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或珠海市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方向项目的团队成员,其子女入学参照珠海市政策性照顾生中的“重点项目高管子女”类别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21年5月8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珠海市金湾区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办法》(珠金教〔2016〕19号)同时废止。

  珠海金湾区积分入学指标及分值表

积分指标

指标内容

分值

实施说明

居住年限/房产年限

《广东省居住证》

10分/年

在本区办理的《广东省居住证》,以公安部门核查年限为准。有效期限以最近8年内、截止到申请当年8月31日累计计算。

1.居住年限、房产年限二者任择其一积分,就高不就低,不重叠计分。

2.每满一年积10分,不足一年的按实际月份计算积分,最高不超过60分。

《房地产权证》/
《不动产权证》

《房地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本区完全产权住宅房产),以不动产登记部门核查登记日期为准,有效期限以最近8年内、截止到申请当年8月31日累计计算(须持有在我市办理、有效的《广东省居住证》)。

职业资格/文化程度

职业

资格

一级

(高级技师)

30分

职业资格按所持最高等级计分,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查验信息(http://zscx.osta.org.cn/)和市人社部门核查为准。

职业资格、文化程度二者任择其一积分,就高不就低,不重叠计分。

二级

(技师)

25分

三级

(高级技能)

15分

四级

(中级技能)

10分

职业资格

/文化程度

文化

程度

大专学历

20分

文化程度按所持最高学历计分,由本人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核查信息为准(http://www.chsi.com.cn/)。

职业资格、文化程度二者任择其一积分,就高不就低,不重叠计分。

本科学历

40分

硕士研究生

学历

60分

参保年限

社会保险

缴费年限

2分/险种/年

1.在我市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每险种满1年积2分。不足一年的按实际月份计算积分,最高不超过60分。

2.每险种有效期限,以最近8年内、截止到申请当年8月31日累计计算。

加分项目

1.荣获市级或以上“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见义勇为”“五一劳动奖”“三八红旗手”“珠海好人”的,加100分。荣获区级“道德模范”的,加50分。荣获“金湾好人”“最美金湾人”和区级“十佳志愿者”的,加20分。荣获区级“优秀志愿者”的,加5分。以上荣誉称号加分项按所获最高奖项计算分值,不重叠、不累计加分。

2.广东省“星级志愿者”:在金湾区参加志愿服务的一星志愿者加1分、二星志愿者加3分、三星志愿者加6分、四星志愿者加10分、五星志愿者加15分。珠海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一星加1分、二星加3分、三星加6分、四星加10分、五星加15分。以上两项按所获最高等级加分,不重叠、不累计加分。

3.经珠海市推荐,荣获全国或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加100分、银奖加75分、铜奖加50分,按所获最高等级加分。

4.退役军人服役年限加分:服役每满1年的,加5分;超出部分不足6个月的,按半年计分;超过6个月不足1年的,按已满1年计分。服役期间荣获个人一等功的加100分,荣获个人二等功的加60分,荣获个人三等功的加30分。

  注:每年积分入学分数线根据当年全区招生实际情况划定

  附件:咨询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标签: 三星  积分  珠海市  子女  年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369426.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