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啊)

来源: 最后更新:22-05-23 07:00:46

导读: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为什么又怨恨呢?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亦指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出自:《论语》的《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为什么又怨恨呢?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亦指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出自:《论语》的《论语·述而》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标签: 求仁得仁  什么意思  啥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25470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