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及赏析(《书湖阴先生壁》翻译简短)

来源: 最后更新:22-12-31 12:09:33

导读:翻译:其一: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其二:郊野桑枝招展,柳丝繁花装点春的容颜,风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过墙垣。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疑疑惑惑,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赏析:第一首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第二首诗中,作者将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

  翻译

  其一: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其二:郊野桑枝招展,柳丝繁花装点春的容颜,风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过墙垣。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疑疑惑惑,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第二首诗中,作者将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最后所写午梦残破颇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意蕴。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书湖阴先生壁》注释

  ⑴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净:一说“静”。无苔:没有青苔。

  ⑶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⑷水:指玄武湖。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⑸山:指钟山、覆舟山。排闼(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⑹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⑺敛:收敛。垣(yuán):矮墙。

  ⑻黄鸟:黄莺。午梦:午睡时的梦。

  ⑼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

  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园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诗集中,作者所写有关杨德逢的诗,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

  而从此题壁诗第二首来看,显然王安石是写他在杨家里午睡的情景。可见两家住处并不很近。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标签: 书湖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1156759.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