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一等奖

来源: 最后更新:22-12-23 03:11:30

导读:【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坝、汉”等7个生字,会写“晨、绒”等9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单元导读,发现“新鲜”

  1、聚焦“单元导语”。

  (1)课件出示二年级教材封面(上册)、对应目录、某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对比三年级教材,说说自己的发现。

  (2)介绍篇章页:每个单元课文开始前多了一页,这一页叫“篇章页”。

  2、揭示课题。

  (1)默读篇章页上半部分的句子,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画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为什么是“新鲜感”?(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鼓励说出自己的思考)

  (3)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第1课,切实体验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有哪些,它们“新鲜”在哪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新鲜”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

  2、紧扣“新鲜感”,分类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新鲜”的字词:同学们,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

  指名回答。课件相机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坪坝  绒球花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绚丽多彩  孔雀舞  摔跤  边疆  凤尾竹

  ①说说这些词语里,哪几个可以划分为一类,课件分类认读识记。(说说怎么记住这些上色的字)

  课件出示: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②说说你对这些民族的了解,学生欣赏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

  ③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④分类认读识记。

  课件出示:

  坪坝  绒球花  绚丽多彩  孔雀舞  摔跤  边疆  凤尾竹

  ⑤提问并小结: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些词语有新鲜感。(以前没见过)

  (2)文中还有一些短语肯定也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

  课件出示:

  可爱的学校 鲜艳的服装 飘扬的国旗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凤尾竹的影子

  ①认认读读,结合短语认识生字,想一想:这些短语的新鲜感表现在哪里?

  ②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小结:除去没见过的词语,熟悉的词语进行新的组合,也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新鲜的感受。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所学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1)学生默读后交流。

  (2)小结: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上学路上,上课和下课)。

  板块三 点题升华,再品“可爱”

  1.引导思考:这所学校在作者眼里是可爱的,在你眼里呢?你有其他的感受吗?

  2.结合自己的感受,交流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总结点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可爱的,更是特别的。

  5.拓展阅读:找找同类型的文本进行阅读,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积累。

  教案2

  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借鉴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计划教学课时:2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个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主选择图片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

  3、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三、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标签: 大青  树下  教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1133297.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